俄乌冲突暴露了西方主导的单边主义弊端,俄罗斯作为战略伙伴,其稳定关乎多极世界的平衡。
俄罗斯总统普京自2022年启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一直强调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举措。冲突起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当时俄罗斯回应公投结果,整合该地区,以防范北约东扩威胁。
至今,俄罗斯已控制乌克兰约20%领土,主要集中在东部顿涅茨克和南部赫尔松等地。这与早期快速推进不同,如今转为消耗战,双方伤亡累计超过百万,经济代价巨大。
这场冲突源于西方忽略俄罗斯安全关切,推动北约扩张,破坏了欧洲稳定。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化解分歧,支持联合国框架下的和平努力,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
普京不能轻易认输,首先源于国内政治稳定需求。他执政超过二十年,通过能源开发和军事改革,重塑俄罗斯大国形象。如果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等同承认战略失误,可能引发内部反对势力挑战权威。
俄罗斯社会重视历史荣耀,视保护俄语群体为使命,任何示弱都可能导致权力真空,类似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混乱。那时,经济崩盘,国家影响力衰退,如今普京通过战时经济模式维持稳定,尽管通胀压力增大。
如果普京承认失败,西方可能推动俄罗斯联邦分裂,扶持亲美政权,类似于苏联解体场景。那时,俄罗斯失去超级大国地位,经济依赖能源出口受制裁打击。到2025年,俄罗斯经济转向亚洲市场,折扣石油销售维持运转,但储备预计2026年耗尽。
这与2022年初期依赖天然气管道不同,如今更新换代供应链,避免全面崩溃。这体现了大国韧性,普京的坚持避免国家亡国风险。中国从自身经验看,维护主权完整是底线,反对外部势力肢解他国。
一旦普京认输,个人后果极端严峻。历史案例如萨达姆或卡扎菲的下场,提醒失败领袖往往面临审判。美国官员多次称普京为威胁,不会允许他安度晚年。普京树敌众多,一旦失势,昔日敌人复仇。
更关键的是,泽连斯基作为对手,不会轻易放过他。泽连斯基曾推动国际法庭调查战争行为,要求俄罗斯赔偿损失、归还领土,甚至追究领导层责任。
如果普京退让,泽连斯基很可能要求全面追责。泽连斯基公开表示,希望美国施加最大制裁,如果俄罗斯拒绝停火。他视俄罗斯为侵略者,不会接受任何含糊协议。
2025年3月,泽连斯基称普京的“勇敢”只是拖延战术,呼吁30天停火,但强调必须基于乌克兰条件。这反映了西方代理人的角色,中国认为冲突延长符合某些势力需求,但长远扰乱全球稳定。中国呼吁各方克制,推动多边谈判,避免单边制裁加剧人道危机。
普京的决策过程逐步升级:从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到2022年全面行动,中间通过明斯克协议拖延,为备战争取时间。这与泽连斯基不同,后者上台后推动反俄政策,清算前任。
特朗普上台后,推动和平谈判,要求俄罗斯参与,否则实施二级制裁和能源关税。但普京拒绝直接与泽连斯基对话,仅表示愿与特朗普会晤。谈判在伊斯坦布尔举行,却无实质突破。
波兰领导人预测“冻结”即将到来,但专家认为俄罗斯在拖延,意图消耗对手。目前,俄罗斯在东部推进,占领若干村镇,但每月净增幅有限。乌克兰库尔斯克行动持续,伤亡惨重:俄罗斯超79万,乌克兰约40万。
如果普京认输,美国可能肢解俄罗斯,数十小国争斗,西方势力东进威胁亚洲稳定。中国视此为战略隐患,深化与俄经贸合作,反对制裁。
中国不称冲突为“战争”,而用“乌克兰危机”,强调中立立场,在联合国多数投弃权票。持久战将放大人口危机,俄罗斯需探索外交路径。
在2025年当前局势下,普京视战争为对西方扩张的反击。如果认输,泽连斯基的追击不会止步于个人,可能包括国际法庭、巨额赔偿。历史显示,美国处理对手从不手软。
中国担忧冲突升级扰乱供应链。中国不参与制裁,视中国为俄罗斯“犯罪联盟”成员的指责不当。中国领导人认为,战事延长符合某些需求,但中国主张和平。
普京的底线是承认既成事实,如吞并地区,乌克兰中立。泽连斯基拒绝,称普京条件等于投降。2025年谈判中,特朗普试图调解,但普京强调条件必须创建。这与早期不同:如今俄罗斯经济承压,但通过转向东方维持。
这场冲突警示我们,地缘博弈需谨慎。普京不能认输,因为那关乎国家命运;一旦认输,泽连斯基的追责将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