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原创 没有了沈腾的《王牌对王牌》,只剩下了尴尬

沈腾与贾玲共同缔造的黄金时代无疑是《王牌对王牌》节目历史上最耀眼的篇章。当贾玲在上一季离开后,沈腾独力支撑起节目核心,虽然整体效果较之双人搭档时期略有逊色,但凭借与沙溢逐渐磨合出的默契配合,以及关晓彤、宋亚轩日益成熟的综艺表现,节目依然在同类竞技中保持着领先优势。

然而本季节目出现重大变故——沈腾在参与三期录制后突然宣布退出。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核心成员的离开造成的冲击远超预期。原以为节目会损失半数以上的笑点,但第四期的实际表现证明,沈腾的缺席几乎带走了整档节目的喜剧灵魂。这种观感的形成与当期飞行嘉宾的选择密切相关。若节目组能在过渡期邀请更具综艺感的嘉宾,或许能缓冲这种落差,但本期偏偏邀请了《无限超越班》第三季中综艺表现力较弱的三位导师曾志伟、刘涛、郝蕾,以及存在感欠佳的学员纪凌尘、柯淳和余宇涵。

为配合这些以演技见长的嘉宾,节目组对游戏环节进行了全面调整。首轮1"惟妙惟肖1"模仿游戏中,曾志伟模仿的米奇虽获赞誉,但随后宋亚轩的同类表演毫不逊色。后续接连出现的向佐模仿秀显得乏善可陈,而针对知名度有限的柯淳的模仿环节更显尴尬。整个环节仅有三处亮点:宋亚轩逼真的丧尸模仿、纪凌尘生动的迅猛龙演绎,以及于洋连续完成的霸王龙、猩猩和苍蝇模仿秀。

第二轮即兴表演环节暴露出短剧演员的表演局限。柯淳重复套用霸总表演模式,而彭昱畅与曾志伟则展现出专业演员的即兴功力。彭昱畅仅用编织袋道具和寥寥数语,便通过精准的表情控制成功营造戏剧情境。

最后的辩论环节彻底暴露了明星嘉宾在观点输出类游戏中的短板。对比沈腾贾玲时期能用荒诞逻辑制造笑点的能力,本期嘉宾严肃却空洞的辩论过程令人倍感乏味。作为即将迎来百期庆典的常青综艺,本季第九期创下了节目开播以来的质量低谷,不仅缺乏有效笑点,更因频繁的尴尬场面让观众倍感失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原创 没有了沈腾的《王牌对王牌》,只剩下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