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3》从一开始靠话题和争议吸引眼球,到如今经过整改,已经在不断提升演技综艺的审美标准。停播后的效果,也已显而易见。
在第4期节目中,尽管演员们表现各异,陈凯歌和章子怡始终没有发出一张S卡,最高评级定格在A卡。这是他们的原则:只有真正达标,才会给予认可。两位导师的严格要求,不仅使演员们感受到压力,也提高了选拔的门槛。
节目从首期的即兴表演,到第4期的情景命题挑战,始终坚持以真实演技为核心,让观众对演技综艺的固有偏见逐渐消除。演员们的突破和导师的引导,在这场演技的较量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演综逐步搭建起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理解桥梁。
在《演员请就位3》里,A卡代表着暂时的安全,而B卡则意味着随时面临淘汰,S卡则是导师对演员早期演技的高度肯定。陈凯歌和章子怡从未发出S卡,这无疑增添了演员们的压力。而这套赛制通过让演员暴露问题,巧妙地突出了他们的演技短板。尽管看似是给演员设定了具体考题,情景命题实际上却为演员们提供了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空间。那些具备迅速应变、创作能力和演技的演员,在这种考核中表现出色,而不具备这些能力的演员则暴露了问题。
在这一轮的考核中,吕星辰和廖慧佳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两个选手。吕星辰接受了“长期忍受家暴的女人意外反杀丈夫”这一情景挑战,需要在短时间内展现复杂的情绪变化,并避免肢体语言和眼神过度做作。她凭借细腻的情感表达,从声音到眼神再到肢体动作,都完美贴合了人物的心理。尤其是在面对丈夫尸体和敲门声的情节中,吕星辰从慌乱到镇定的情绪递进,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演技。
与她搭档的张百乔,则通过低沉的嗓音和暴戾的动作,成功塑造了一个看似情绪稳定,实则暴虐的角色,让这个角色的反差与真实性更加突出。
廖慧佳的表现同样不容忽视,她的命题是章子怡为其量身定制的“父亲去世后在幻觉中看到对方”。整个表演没有一字台词,廖慧佳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的细腻变化,传递了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从呆滞麻木到震惊、喜悦、失望,再到释怀,她的情感层次清晰且有层次感,打动了所有人。
即兴表演的考验,将演员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无剧本的演绎更是暴露了演员的底牌。接下来,演员们进入了试戏抢戏阶段,这不仅让每位演员都要全力争取机会,也提升了整个比赛的白热化程度,导师们的严格评价也成了对演员们最大的考验。
与此同时,导师们也利用各自的优势,挖掘演员们的潜力。陈凯歌通过让演员自我表达并匹配合适角色,提升了他们的创作能力。而章子怡和吴镇宇则通过让演员模仿各种动物,考察了演员们的模仿能力、信念感和想象力,这一切都与后续的角色塑造紧密相连。
陈凯歌作为导演,对演员的要求非常严格,但他以“外科手术级”的精确点评,让演员能够迅速发现自身问题,提升演技。在首期节目中,陈凯歌就精准点评了蒋依依在饰演盲人时的表现,她眼睛的频繁眨动与盲人应有的“滞重”眼神不符。赵秦在饰演疯癫的冷宫妃子时,虽然情绪有爆发力,但表现缺乏层次,更像是一个清醒的疯子,未能展现出真正的疯癫状态。
在命题表演时,陈凯歌再次指出了演员们的问题,像黄子琪在《消失的她》中的角色演绎未能凸显重生后的仇恨情感,演绎感觉像是夫妻争吵,而非仇人之间的对决。但在这种高压环境中,导师们的鼓励同样不可或缺,他们通过正向反馈,帮助演员们发现自身潜力,并更好地理解角色。
对于演员来说,演技类综艺不仅仅是展示自我,也是一个成长的平台。通过陈凯歌引导的自我探索和章子怡、吴镇宇的动物模仿训练,演员们逐步摸索出各自的演技路径。即使在前期表现不佳的张亮,也通过模仿动物找到了角色的本能,最终获得了导师的认可,成功获得角色。
通过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节目帮助演员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演技类综艺,不再是让演员们机械地模仿模板,而是一个让每个人发掘潜力、选择赛道的机会。现实中,演员扮演的角色多种多样,正如节目所展示的那样,不同的演员能为不同的角色带来独特的演绎。
所谓的天赋与努力,往往缺一不可。每一位演员的成功背后,都离不开后天的学习与积累。因此,演技类综艺不仅为演员提供了不断进步的舞台,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