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不喜欢的人终于被发现了?

编辑:咖喱yuki说她不好好说话⬇️

自以为很可爱⬇️

离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说的是管乐,

对,

那个在《浪姐》人见人夸的小太阳管乐,到了《披哥》,被骂成汉子茶了

她被诟病的几个点主要有⬇️

给登陆少年团的弟弟们送枣,说她专门挑最帅的送,

这个“最帅的弟弟”指的是朱志鑫,top登陆少年团的队长,

还说她专门给弟弟留了最大的枣子,

因为小动作太多,被指太做作,

三番五次去弟弟训练室“探班”的行为也被解读成了调戏⬇️

期间要弟弟们模仿她的腔调说话,

弹幕都在说尴尬,

因为她在《浪姐》里“抡人”的拉票方式很出圈,

于是她给一向不太擅长拉票的弟弟们展示了一下,

各种比心、平衡木,

各种整活方式让弟弟们直接看傻眼,

因此被评价想模仿金靖的路线,但又没有边界感,

在和其他哥哥合作舞台的抢歌环节,也被说成只考虑自己⬇️

节目中她助力的是大湾仔战队,成员有周柏豪、陈小春、张智霖、林晓峰,

大湾仔战队的其他三位哥哥都十分中意《半点心》这首歌,

觉得管乐的舞蹈风格和这首歌也很适配,

但管乐想跳出舒适区,

队长周柏豪出于对她的尊重,最终放弃了《半点心》。

于是弹幕指责她“只是助力嘉宾,你还选上了”,

因为想让自己在舞台上呈现漂亮的一面,她选了《特务J》,

本来按计划投送425就可以拿下,

因为管乐提出,这首歌跟哥哥们之前的舞台类型重复,

建议不要投太多,最后投了350,

最后跟第一名投送值只差45分,又痛失一首爱曲。

这一系列情节,加剧了大众对她的讨伐,指责她颠倒主次的声音就没断过,

而在前不久的《浪姐》团综里,因为她接二连三地怼祝绪丹,也被贴上了「反驳型人格」的标签⬇️

节目里,姐姐们需通过礼仪举止来判断茶艺师的真伪,

祝绪丹称自己对茶艺有所了解,

管乐:“古装剧拍多了吧”?

祝绪丹判断第二位老师是真茶艺师,

管乐:“说不定她是你的影迷?”

祝绪丹一本正经地分析自己之前跟茶艺老师学过的礼仪,

管乐直接打断:“你那只是拍戏,学礼仪还是得做到位”。

祝绪丹急忙辩解,称之前拍戏期间学过茶艺,

管乐不断强调:“是正儿八经那种?不能是剧组教的”。

祝绪丹解释自己之前演的是茶艺师的角色,

还没等她说完,管乐:“那还是剧组教的...”

以上种种,均构成了路人对她「见人下菜碟」的不良观感⬇️

再往前的《我家那闺女》里,

她因为多次迫切表达想要结婚生子,被骂是「恨嫁」「恋爱脑」,

说她“离了男人活不了”,

因为在节目里将粉丝送的礼物送给了第一次见面的相亲对象,

还称是自己专门准备的,

被指责是“用粉丝礼物舔陌生男”,

粉丝本人后来发文表示很失望,

管乐看到后有所回应,但粉丝希望她能拍个照证明下,

照片没等到,等到的是她默默删除了这条评论...

后续因为在线下“拒收粉丝礼物”,

又被很多人解读成“装委屈”和“茶言茶语”,

众多质疑声中,还包括今年年初的腾讯星光大赏,因为她跳脱的主持风格,被质疑不专业。

作为主持人之一,她频频打断另一位主持人的发言,不合时宜的插话,

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被评价“好吵”,像在演小品,

以上这种种行为,最终让曾经的「小太阳」淹没在漫天的指责中,

平心而论,她的表现确有争议之处,但真的至于承受如此不堪的审判吗?

在《浪姐》、《火星情报局》等综艺上,她一直都是活跃气氛、不怕扮丑逗大家开心的喜剧担当,

那些引发争议的“调戏”、“让弟弟们尴尬红温、无妄之灾”的场面,更像是综艺剪辑中被刻意放大的冰山一角。

未被聚焦的镜头之外,登陆少年团的弟弟们对管乐印象很好,

在组队环节将她列为第二顺位,

认为她“性格有趣”“会拉票”,

而“自己想要漂亮的舞台,导致哥哥们错失心仪歌曲”

本质是一场双向的、为对方着想的遗憾错过。

即使并非心仪歌曲,也竭尽全力投入训练,

陈小春也觉得:“如果管乐早点加入,舞台说不定会更多样”

舞台表现也很不错,

管乐与队内年长哥哥的相处之道,更是让周柏豪自叹不如,

至于怼祝绪丹,

在节目片段所呈现的单一叙事语境里,管乐对祝绪丹不停拆台、反驳,而真正了解二人关系后,

会发现两人日常就是互损的相处模式,祝绪丹可以毫无顾忌地让管乐帮自己背包,管乐嘴上骂骂咧咧,却依然顺着她。

关于《星光大赏》的主持风格,似乎是她一贯的喜剧式表达,

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个别行为的确有失妥当,

但动机也许是出于职业本能——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笨拙而努力地不让场子冷掉。

《我家那闺女》中,她被批判为“恋爱脑”的恨嫁言论,如果在了解了她的成长过程后,似乎不难理解她的表达:

从小父母离异

她对一个稳定家庭的向往,也许是从幼时便开始的对“归属感”的本能追寻。

将这份真挚的渴望贴上“恋爱脑”的标签,甚至与“媚男”划上等号,无疑是一种粗暴的污名化。

当“想谈恋爱”本身成为原罪,批判便脱离了具体行为,其一言一行仿佛自动落入了审判框架。

网友们手持这一标尺,似乎只为等待一个时机,将她的一切“罪证”披露。

《我家那闺女》的初衷,本是呈现女性多元的生活状态与真实困惑⬇️

反观另一位闺女——律师刘思远,因“我挣得比你儿子多”的清醒言论,果断结束价值观不合的感情,

被网友赞誉为“大女主典范”,

甚至标榜出所谓的新时代女性“三从四德”,

对比观众对刘思远“大女主人格”的一致推崇,管乐对传统家庭幸福的向往,却成了被群嘲的“反面教材”。

这背后,何尝不是一种新的主流叙事裹挟:

我们高呼女性应拥有选择自由,却在不自觉中,将“女性主义”的实现路径单一化:封心锁爱、事业至上成为更高级的女性成长形态;

而渴望亲密关系、向往家庭则被贬斥为一种有待“进化”的旧时形态。

大众一边高呼“要解决女性困惑,给女性更多生存空间”的口号,但又不允许大女主以外的人设存在,

当“搞事业”成为唯一被赞许的路径,千千万万如管乐般,对家庭怀有朴素期待的女性,其声音与处境便被无形地边缘化。

真正的女性困境,或许不在于选择“事业”还是“家庭”,

而在于——我们是否容得下,女性可以不活成那个统一的、正确的“大女主”,而只是成为她自己。

最后一句

管乐的个别言行确有争议,但这绝不构成将她钉在“媚男”耻辱柱上的理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不喜欢的人终于被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