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华北各地受连阴雨影响,玉米收获推迟,茬口衔接偏紧,给秋收秋种带来不利影响。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形势,河北省日前召开抢收抢烘视频调度会,调度分析近期连阴雨天气对秋收的影响,部署做好秋粮抢收抢烘及小麦秋冬种工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农村宣传中心联合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录制了技术视频,指导各地应对不利天气,做好秋收秋种工作。
据气象部门统计,10月1~6日,河北省平均降水36.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5倍(偏多28.44毫米)。10日前后,全省大部分地区有小雨,预计15~16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有小雨,21~22日中南部地区有小雨,29~30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有小雨,中南部有小到中雨。
受连阴雨影响,全省玉米收获推迟、茬口衔接偏紧,局地土壤黏重、机械难以下田,对冬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形势,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及时组织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省玉米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及农技专家会商研判,提出“两抢、三服从、四补一促”技术路线,强化应对措施,将秋粮收获到手,全力培育冬前壮苗,夯实明年丰收基础。
玉米抢时收获,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对土壤湿度偏大、机械能够进田的地块,调集履带式等收割机尽快进地作业。对一般积水地块,尽快疏通沟渠排水,开挖深沟沥水。对田间积水严重、短时无法排水或局部倒伏地块,组织动员人工收获。收获后及时通风晾晒,有条件的可进行烘干作业,降低籽粒含水量,防止发芽霉变。
玉米收获后,及时进行小麦备耕备播,抢抓农时播种。紧紧围绕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坚持“宁晚勿差”“已晚更细”的原则,做到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三个服从”,落实晚播小麦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以促为主的“四补一促”应变措施。
同时,加快散墒降湿,秋粮收获后,立即排除积水,加快土壤散墒。根据土壤墒情开展秸秆还田,土壤过湿时不宜开展还田作业,防止秸秆覆盖地表,影响土壤散墒。对机收地块,降低留茬高度,保证秸秆粉碎质量,均匀抛于田面,及时翻压入土,适当耙耱压实。对人工收获地块,及时清理田间秸秆,为散墒整地创造条件。耕层相对含水量降至75%左右进行冬小麦播种。
精细整地备播,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晚播地块整地质量尤为重要,散墒后及时开展高质量整地,采取深耕或旋耕整地,破碎田间坷垃,平整土地。坚持优选品种,实施精细精量播种,科学增施底肥,并确保氮磷钾平衡。坚持播量服从播期,“以密补晚”,适当增加播量,播后及时镇压,促进种土密接,提高出苗质量。
加强冬前田间管理,防治病虫,杂草秋治。土壤墒情适宜时,做好冬前镇压,防冬季冻害。结合灌溉越冬水,晚播弱苗适量追施2~3公斤尿素,保苗安全越冬,促弱转壮。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