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生万物》这剧是真的火,打开社交软件刷几下,总能刷到有人讨论里面的角色。尤其是费文典那个角色,好多人看了都气得直拍桌子,说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窝囊的男人。
你可能不知道,演这个费文典的是张天阳。之前看他演谍战剧里的狠角色,眼神里全是戾气,谁能想到这次换了个路子,把那种遇事就缩、没主见的劲儿演得活灵活现。弹幕里满是 “代入感太强,想冲进屏幕摇醒他”,其实这恰恰说明他演得到位。
其实圈内一直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有些演员容易被贴上固定标签。就像提到 “窝囊角色专业户”,之前大家第一反应多半是雷佳音。从《我的前半生》里的陈俊生到《人世间》的周秉昆,他塑造的那些憨厚又憋屈的形象,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但看久了难免会有审美疲劳。前段时间就有观众吐槽,说雷佳音的新剧一开播,光看他皱眉的样子,就知道这角色又得受不少委屈。更有意思的是,他手里还有十多部待播剧,类型还都差不多,不少人担心他再这么演下去,戏路就真的被框死了。
反观张天阳这次的突破,就显得格外亮眼。你看他在《追风者》里演的林樵松,那股子狠劲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觉得发怵,转头到了《生万物》里,又能把费文典的懦弱演得让人心急。这种反差,像极了张颂文老师当年的转型。
记得张颂文在《隐秘的角落》之前,演的大多是些不起眼的配角,直到饰演朱永平才彻底出圈。他和张天阳有个共同点,就是愿意沉下心打磨不同类型的角色,而不是躺在舒适区里吃老本。
说起来,观众有时候会陷入一个误区,觉得演员就该一直演自己擅长的角色。其实不然,就像张天阳在《星汉灿烂》里的三叔,温文尔雅还带点小幽默,和他现在的费文典比起来,简直像两个人。这种 “剧抛脸” 的能力,才是演员真正的本事。
张天阳能走到今天,其实挺不容易的。1987 年出生的他,从中戏毕业后没少跑龙套,早期演的那些角色,别说观众记不住,可能连他自己都快忘了。但他就这么一部部接,话剧舞台也没落下,慢慢攒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你可能没注意到,《一念关山》里他演的梧帝,戏份不算多,却把那种多疑又无能的劲儿演得特别到位。当时就有观众说,这个角色虽然讨厌,但演得让人恨不起来,这背后其实是对细节的把控 —— 一个眼神的闪躲,一次不自觉的搓手,都在给角色加分。
这次费文典这个角色更绝,大婚当天新娘被劫,他拿着菜刀要去拼命,结果被嫂子几句话就劝了回来。那种想反抗又没勇气的挣扎,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后来知道绣绣要嫁给别人,他想去争取又被嫂子几句话堵回去,那副手足无措的样子,把 “窝囊” 两个字演活了。
其实演员最怕的就是被定型。就像张译之前总演警察,观众看久了就会觉得 “他一穿警服就出戏”。张天阳聪明就聪明在,他没给自己设限,谍战剧能演,古装剧能接,就连这种让人生气的窝囊角色也敢尝试。
现在《我们的河山》又要在央视播了,据说他在里面演的是个硬汉军人。光想想那个反差,就挺让人期待的。这其实也给圈内其他演员提了个醒: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本事藏不住,套路玩多了早晚要翻车。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火起来的演员,大多是像张天阳这样的实力派。流量当道的日子慢慢过去了,大家更愿意为有质感的表演买单。就像费文典这个角色,虽然让人气得牙痒痒,但讨论度居高不下,说到底还是演得太真实,让观众产生了共鸣。
说起来,雷佳音当年也是靠实力出圈的,只是后来接的角色太相似,才让观众有了审美疲劳。如果他能像张天阳这样,偶尔跳出舒适区,或许还能带来新的惊喜。毕竟演员这条路,拼到最后还是得靠作品说话。
张天阳的这波操作,与其说是运气好,不如说是厚积薄发。从默默无闻到被观众记住,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打磨演技。这种不浮躁、不急于求成的态度,其实才是娱乐圈最缺的。
现在看来,《生万物》的爆火不是偶然,张天阳的出圈也不是意外。当一个演员愿意放下身段,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时,观众自然会给他应有的认可。至于费文典这个角色,虽然窝囊得让人着急,但不得不说,张天阳这步棋走对了,他用实力证明,好演员真的可以演什么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