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的农户韩飞荣,早早来到乡电商物流分拨中心,忙着将一批蜜柚打包装箱。“周边省市基本次日达,刚摘的鲜果也能及时保鲜送到。”他笑着说。
一只蜜柚顺利出村的背后,是鹰潭抢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生动实践。
“哥哥姐姐看过来,二号链接是锦鲤,喜欢赶紧拍!”……走进余江区锦江镇铁山村的宏鑫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一边是多名电商主播热情推介,另一边工人们熟练地将鱼苗装袋、封口。
谁能想到,这个年产值超亿元的水产基地,曾是破破烂烂的闲置地块。这是鹰潭市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交案例。如今,这里建起1.5万平方米厂房,还带动周边建起56个工厂化养殖基地。村小组用入市收益入股,年年可获分红,并解决60余名村民就业。
为打通城乡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制度通道,鹰潭出台入市管理、交易和收益分配等22项基础制度和操作办法,并搭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系统,建成全部使用集体土地入市的产业园。
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入市成交112宗、面积1546.92亩,成交价款2.03亿元。被盘活的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切实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清早,贵溪市河潭镇丰田村村民李富生接水泡茶。同一时段,月湖区市民陈桂香在淘米。相距40多公里,这两人喝的水都来自花桥水库。
2024年初,鹰潭以花桥水库为统一供水源,将17个农村水厂和3个城市供水企业整合成3个实施主体,做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供水管网已覆盖98%的可覆盖自然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20年的76%提升至95.63%。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硬件支撑。如今,鹰潭不仅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城乡供水一体化,还做到乡镇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农村公路规建管养一体化。
在余江区春涛镇中心小学,孩子们正专注地上着远程音乐课,稚嫩的歌声随乐曲轻轻回荡。“有了信息化设备,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教师官若嘉感慨道。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融合发展的软性保障。鹰潭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建设,推动城市功能向全域延伸、服务全覆盖、发展一体带动,实现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
以教育领域为例,鹰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教师从“学校人”转向“系统人”。2024年,全市273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37名音体美专业大学生赴农村支教,5名教师开展银龄讲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乡镇成班率大幅提升,远程同步课堂等信息化手段使农村学生共享城市优质课程。
此外,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也在城市功能全域覆盖框架下加速向农村下沉。自2019年底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来,鹰潭通过资源盘活、产业带动、就业吸收和产权赋能,让农民从土地入市、股份合作和创新创业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为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记者 刘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