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裁审联动, 山东潍坊构建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新机制

曾经,劳动者老王遭遇工伤赔偿纠纷,奔波于仲裁和法院之间,深感程序繁琐、标准不一,维权之路漫长艰辛。如今,像老王这样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正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提速增效与公平公正。这背后,是自2024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与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携手深化“裁审联动”机制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面对日益复杂的劳动关系和持续高位的争议案件,潍坊市以破局裁审壁垒为突破口,系统构建高效、权威、公正的争议处理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筑牢根基。

制度联动: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

打破部门藩篱,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是关键。潍坊市摒弃了临时性、碎片化的沟通方式,定期召开专题裁审衔接座谈会,围绕案件受理、裁判尺度、法律适用等核心问题深入研讨并凝聚共识,为协同工作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

一支专业的裁审联络员队伍应运而生。他们通过微信群、专人对接等方式,实现案件信息即时共享、疑难问题快速反馈、审理进度动态跟踪,确保沟通渠道高效畅通,大大压缩了案件衔接流转时间。对于涉众型、敏感性案件,仲裁与法院即时联动预警,共同评估风险,共商应急预案。2025年7月,潍坊市人社、法院等四部门联合出台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和化解的十条措施,标志着风险联防联控迈入制度化新阶段。

标准统一:破解“同案不同判”难题

长期以来,受理标准不一、法律适用分歧是困扰劳动者和企业、影响司法公信力的痛点。潍坊市着力打通这一堵点,组织疑难案例研讨会,特邀市中院资深法官参与,对实践中分歧突出的17个疑难案例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深度剖析。会后形成《疑难案例汇编》,成为全市仲裁员和法官案头必备的“实战指南”。

针对长期困扰基层的热点难点劳动争议问题,双方多次进行专题研讨,形成会议纪要和问题解答,就劳动争议案件受理与管辖、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及变更、解除和终止等202个问题达成高度一致,并下发全市参照执行,有效消除了“同案不同裁/判”现象,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处理结果有了更稳定的预期。此外,双方连续两年发布25个典型案例,清晰传递裁审一致的价值导向与裁判规则,为市场主体提供明确指引,为基层办案提供鲜活范本。

智慧赋能: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科技为裁审联动插上了翅膀。潍坊市强力推进“裁审”信息平台在全市范围内的深度应用,实现了案件信息全流程线上流转。平台不仅打通了信息壁垒,更成为提升工作质效的“诊断仪”和“推进器”——依托平台加强案件处理全周期追踪与裁审结果对比分析,常态化开展裁审数据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衔接堵点、标准差异点,推动工作不断优化。

“裁审”信息平台通过对接法院审判系统与仲裁办案系统,实现案件受理、庭审笔录、证据材料、裁判文书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同时平台设置数据监控与分析模块,可自动比对裁审结果一致性,仲裁员能了解自己裁决的案件在诉讼中的最终走向和法律评价,有效解决了裁判案件的“信息差”问题。自2024年7月“裁审”信息平台上线以来,潍坊市通过该系统进行比对的案件5000余件,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能力共提:专业力量筑牢和谐根基

提升争议化解的专业能力是源头活水。潍坊市仲裁机构与法院打破部门壁垒,开展常态化“同堂培训”。双方联合举办业务培训,共同学习权威裁判观点,围绕实务热点难点展开研讨。庭审观摩、优秀文书互查互评等活动定期开展,在交流互鉴中统一认识、提升专业水准。

将普法宣传作为预防争议的“先手棋”。改变单向灌输模式,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共同走进协会、商会、大型龙头企业等,针对行业特性进行“靶向式”普法宣讲,现场解答企业用工疑惑。有效提升了用人单位规范用工意识和劳动者理性维权能力,从源头上减少了争议发生。

实践表明,潍坊裁审衔接新机制,以制度为基、标准为纲、科技为翼、预防为先、能力为本,不仅显著提升了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质效和公信力,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企业健康发展,更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者:郭建秀 苏文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裁审联动, 山东潍坊构建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