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一些老艺术家的近况,会发现一个挺常见的现象——他们在台上光芒万丈,台下却过着一种挺不一样的生活。比如提到吕继宏这个名字,可能年轻一点的朋友不太熟,但老一辈的应该都听过他唱的歌。他那把嗓子一亮,真是没人不记得。像《咱老百姓》《看山看水看中国》这些,都是春晚级别的作品,传唱度特别高。
不过有意思的是,他虽然事业风生水起,感情这块却一直没啥动静。你可能会觉得,这么有名的歌唱家,身边怎么会缺人?但现实就是他到现在65岁了,还是一个人过日子。这事儿说起来也不是他一开始就打算这样,年轻的时候父母没少催,安排相亲、念叨成家,他都以忙事业推掉了。结果一晃几十年过去,父母也先后离世,回头再看,身边能说说话的人都不多了。
这种状态,其实不少老一辈艺术家都有类似的情况。就像有些人熟悉的费玉清,也是唱了一辈子歌,感情上非常低调,一直到退出歌坛还是单身。大家常说“艺术家结不结婚无所谓,有艺术就够了”,但其实真正走到晚年,演出越来越少、舞台越来越远的时候,那种孤独感不是名气和成就填得满的。
吕继宏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兄弟姐妹多,父母格外疼他这个小儿子。那时候他调皮得很,没少闯祸,邻居没少上门“投诉”。他爸脾气暴,动不动就揍他,揍完还得跪着认错。现在回想起来,他自己都笑,说那是珍贵的回忆。但可能也是这种从小被宠又有点叛逆的性格,让他后来在人生大事上没那么“听话”。
他走上音乐这条路,父母一开始是不太理解的。普通家庭嘛,都希望孩子稳稳当当做个老师、医生,但他就是喜欢唱,一副好嗓子藏不住。后来父母拗不过,省吃俭用给他请老师、支持他学音乐。1988年他考进音乐学院,之后进歌舞团、当老师、又调到文工团,一步步越唱越好。
说到成名,就不得不提当年央视的青歌赛。他一开始拿的是第三,但没过几年就越唱越强,冲到第一。从那之后,大奖小奖不断,《国泰民安》拿了五个一工程奖,音乐剧《赤道雨》让他摘了梅花奖——这奖在戏剧界的分量,就相当于影视里的影帝影后级别了。
可事业越是红火,感情就越被搁置。那时候他忙演出、忙比赛,父母安排的相亲全推了。等到想认真考虑的时候,才发现身边合适的人越来越少。后来他的老友、主持人朱军都看不过去,还在节目上公开帮他征婚,说“希望吕老师晚年能有个人陪”。
不过虽然他没结婚,也不是完全没有亲近的人。女高音张也,和他同是金铁霖的学生,两人认识了二十多年,常年搭档上春晚,是业内公认的“黄金搭档”。很多人还猜测过他们是不是在一起,但其实他们始终只是好朋友。张也自己也经历过感情挫折,可能正因为这样,更珍惜这种长久而稳定的关系。
现在吕继宏还偶尔出来唱,嗓音依旧能打。每次登台,那些老歌一响,观众还是买账。但走下舞台,回到一个人的生活,那种安静和外界的喧哗对比就更明显。没有家庭、没有子女,哥哥姐姐们也年纪大了,这种状态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说到底,人到了一定岁数,事业再成功,还是需要情感上的依托。不是说结婚生子就一定幸福,但身边有没有一个能互相照应的人,差别真的很大。像吕继宏这样的艺术家,把一辈子奉献给舞台,得到了无数掌声和荣誉,但在生活这个更真实的舞台上,也许还有些功课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