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原创 出圈热梗贯穿全季,《无限超越班3》领跑上半年的综艺市场

文 | 若朴

自开播以来,《无限超越班3》持续引发观众热情与业界好评,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双重丰收。节目连续12周稳居CSM71城周六档收视冠军,优酷平台内名列榜首,蓝鹰、Vlinkage、艺恩等权威数据榜单亦居领先地位,牢牢占据了上半年综艺市场的头把交椅。更为引人瞩目的是,节目中产生的一系列爆火梗不断引发广泛围观、讨论和二次创作,相关金句频繁刷屏社交网络,成为今年综艺市场一道独特且亮眼的风景线。

从“热梗”到“金句”:娱乐爆点与价值共鸣的完美结合

真正的顶级综艺节目,绝不仅仅是制造笑声,更在于创造难忘的记忆。《无限超越班3》深谙这一点。与其他节目还在追逐热点梗不同,它已经跃升为造梗高手——从第一季沈月在压力面试中爆哭的经典场面,到第三季“许仙大乱斗”和“丁真蛇妖”梗,每一季都能孵化出爆款话题。这些精彩内容的背后,是节目组对演员个性和特质的精准挖掘,以及精妙的节目设计。

以“12位许仙求刘涛原谅”环节为例:节目以经典IP为框架,深挖演员独特特长,让曾饰演白素贞的刘涛与12位风格迥异的许仙进行即兴互动。这场创意与情怀兼具的表演盛宴,不仅制造出大量笑料,更留下深刻的记忆点,在抖音上播放量突破两千万,充分印证了“优质内容自带流量,真创意自成话题”的传播法则。

与此同时,节目紧贴行业与社会热点,巧妙融入时代议题,提升叙事格调,持续输出高讨论度的话题与金句。面对“演员流量与实力矛盾”这一行业顽疾,郝蕾一句“不红就是原罪,红了什么都对”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共鸣;针对容貌焦虑,节目强调演员应以实力而非颜值立足,金句“她是女演员,不是雕塑神像金丝雀”传递了反对容貌PUA、打破外貌束缚的强烈态度。这些简洁却直击人心的语言,不仅给予观众情感支持,也激发深度思考与社会共鸣。

当然,节目的广泛传播不仅依赖内容本身,更得益于敏锐的营销策略。读娱观察到,《无限超越班3》团队善于迅速捕捉观众兴趣点,进行延伸传播。“蛇妖”梗爆红后,衍生出多种方言版、鬼畜版二次创作,播放量累计破亿,同时带火了杭州西湖雷峰塔、西湖醋鱼等文化元素。总导演吴彤在《给我五分钟》访谈中坦言:“尽管‘蛇妖’梗火爆,但更多是带着几分可爱和莞尔一笑的感觉。”

当下综艺消费环境中,观众的需求已从单纯娱乐转向“轻松愉悦”与“价值共鸣”的双重期待。《无限超越班3》精准把握这一趋势,在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上不断革新,借助创新思维孕育爆款梗,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升华节目价值,最终实现了对观众情感与精神诉求的双重满足,成就了节目在社交网络上的裂变式传播效应。

从行业生态到职场蜕变:揭示演技磨砺背后的时代意义

当节目热度仍在社交平台持续升温时,《无限超越班3》已经悄然完成了从单纯娱乐产品到行业风向标的转变,实现了其内在价值的多层次提升。

一方面,节目通过增加小考次数,给予艺人更多接受专业指导的机会,同时也让导师团队能够更精准地发现和培养每位艺人的潜力。被李诚儒点评为“什么都不懂像白纸”的余宇涵,在多轮指导下逐渐找到表演的感觉,人物塑造愈发细腻,并在收官之夜斩获备受瞩目的荣誉。另一方面,节目大量邀请影视行业的市场导师,利用市场视角为艺人提供宝贵建议和更多就业机会。统计显示,市场导师全季共发出58份offer,切实帮助艺人实现原地就业,连接了训练与职场。

正如总导演吴彤所言:“我们在选角时并不单纯以演技为唯一标准,而是希望还原影视行业的真实生态。”《无限超越班3》通过模拟影视行业职场环境,融入性别议题、团队协作等社会话题,生动展示了行业的现实面貌。

例如,在团队合作环节中,余宇涵组凭借高效协作斩获冠军,而许绍洋组因内部矛盾表现不佳。这些真实职场现象引发网友热议:“职场中决策力不足的领导并不罕见,团队成员间的协商能力更为关键。”与此同时,观众对演艺圈“以流量定角色”的现象感同身受,纷纷表示这与职场“论资不论能”如出一辙,反映了现代职场中“被评估”与“被忽视”的两难局面。而郝蕾与刘涛坚持用实力诠释专业,坚定传递“虽然无法改变游戏规则,但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专业与真诚”的信念。

透过这面职场的棱镜,艺人们不仅实现了演技水平的显著提升,更在职业道德与个人素养上完成了深刻蜕变。荣获无限超越奖的于小彤动情表示:“来到《无限超越班》,不仅学会了演戏,更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今后我将用生命去演绎每一个角色。”这番充满血泪与热忱的成长宣言,正是节目最珍贵的精神馈赠——个人能力与职业操守的双重塑造。

娱乐的最高境界,便是让笑声回荡余韵,让观点深刻回响。《无限超越班3》正是在这一点上,成为了上半年综艺市场的无可争议的领军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原创 出圈热梗贯穿全季,《无限超越班3》领跑上半年的综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