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经在主持界熠熠生辉的知名主持人,选择前往瑞士喝药安乐死,他是亚洲第一位这样做中国人!
他的儿子在回忆其死前惨状的时候,更是直言后悔没有早些同意。
在得知真相后,有不少的网友也纷纷表示支持安乐死。

病痛折磨,导致生命倒计时
2018年的6月份,台湾著名主持人博达仁在瑞士喝药安乐死的消息,对于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身为台湾有名的篮球解说主持人,博达仁的姓名总是与篮球挂钩,但凡关注篮球的观众对于博达仁都是非常了解的。
博达仁在台湾观众的心中可以称得上是泰山一样的存在,每一次他专业的表现都非常的令观众钦佩。
平常在荧幕中,博达仁的形象都是非常健康笑容满面,忽然传出他的死讯对于其的粉丝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起因还是因为博达仁的儿子博俊豪在社交媒体上忽然发布了一条视频,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不少网友的注意。
2017年一个平常的日子,博达仁忽然发起了高烧,他的家人连忙带着其进入医院检查,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确诊是胆管阻塞。
当时的博达仁已经是84岁的高龄,这样的病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他的家人不敢想象的结果。
医生经过一番思索后,为博达仁制定了治疗方案,让博达仁安装了一个支架辅助将胆管疏通,但这个支架需要半年进行一次更换。

这样的手术方案对于博达仁来说其实内心是无法接受的,对于光鲜亮丽了一辈子的博达仁来说无异于实在受折磨,但面对家人一个个期待的目光,他是在无法拒绝。
半年之后,在进行胆管支架更换的时候,噩耗再次传来,医生在博达仁的体内发现了胰脏癌。
医生对于博达仁的病情表示,这期间只剩下半年的时间决定是否进行和第三次的胆管支架更换,手术成功的几率只有50%。
对于这个结果,博达仁已经濒临绝望,他的家人对于这个结果同样无法接受,尤其是儿子已经心痛到无法呼吸。

博俊豪也不过是20出头的年纪,博达仁在60岁的时候才生下了这个儿子,两人的相处时间也不过是平常父子一半的时间。
如今分别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出现在两人的面前,所以博俊豪对于父亲即将要离开他的结果跟本无法接受。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博达仁却对儿子说出想要安乐死的想法,他认为进行治疗也只有50%的几率,就算活下来也是一直躺在床上没有自由。

博达仁无法接受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就这样度过,他想要幸福快乐的度过剩下的时光,希望能够得到儿子的支持,博俊豪当然不舍离开父亲。
为了家人,博达仁决定接受治疗,博俊豪就这样看着父亲的身影因为病痛的折磨越来越消瘦,186的身高最后只有49公斤的体重。
在一次深夜,博达仁半夜醒来,身边没有人搀扶的时候就最平常的下床对于他来说都十分的困难。
面对父亲每天的痛苦,李俊豪与家人因为不愿他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最终决定同意放弃治疗为他安排安乐死。

进行安乐死,终于解脱
在台湾,安乐死并不在合法的范畴中,最多是能够接受病人选择自己放弃治疗,所以博达仁想要安乐死的申请两次都被驳回。
无奈之下,博达仁尝试服用吗啡等药物减轻痛苦,但这类药的用量是要非常精确,用量过多,就会导致博达仁呕吐不止。
每次看着父亲因为病痛的折磨痛苦不已,博俊豪的心中都非常的痛心,却又无能为力,为了转移博达仁的注意力,他建议父亲可以写一本回忆录。
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博达仁就将书写完并且进行出版,博达仁了解到瑞士可以安乐死,他又和家人表示要去瑞士。

为了能够留住父亲,博俊豪又对他说要为他举办画展,学了三个月的画画后,博达仁一口气画了四五十幅作品。
在那之后他们就前往瑞士成为了安乐死机构的会员,为他准备事宜,将安乐死定在了2018年的6月。

这天来的很快,为了让家人与朋友回忆的时候能够睹物思人,博达仁安乐死前还与他的朋友通话告别。
当天博俊豪与家人围坐在博达仁的身边唱歌,伴随着歌声他闭上眼睛渐渐没有了呼吸。
李俊豪就这样看着父亲在他的怀中没有了呼吸,一家人眼含泪水的为博达仁做完了最后一程的送行。

李俊豪对于当初没有早些同意父亲安乐死表示非常的后悔,他认为如果能够早一些的话,父亲就不用再忍受病痛的折磨。
在视频的最后,博俊豪表示父亲是亚洲第一位在瑞士举行安乐死的中国人,他认为父亲的安乐死也能够给大众一个讨论和反思。

对于博达仁勇敢的行为令大部分人都非常敬佩的,对于安乐死的问题确实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思考。
对于死亡,大部分的人都是并不愿提起这一话题,下意识的进行回避,但对于病人来说有时候离世反而一种解脱。
对于博达仁来说,病情就是一种折磨,在得知安乐死能够减轻痛苦后,他更是坚定地选择进行安乐死。
在明白博达仁离世的的原因后,不少的网友表示支持安乐死的存在,认为最应该做的其实就是理解病人,支持病人的选择。

结语
博达仁的离世他的家人其实并不能接受,但他们虽然不舍或者不理解,但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
毕竟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理解并且尊重博达仁的决定。
希望博达仁的家人能够早日走出失去家人的阴霾。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19-02-28 台湾主播傅达仁癌症晚期选择安乐死,儿子回忆父亲生前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