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5》里那个老是把天给聊死的朱丹,实际上是每个人在社交场合出糗场面的典型范例。
别的综艺节目依靠剧本去营造冲突,而她却凭借着自己那真实的低情商表现,给观众上了一堂十分生动的社交反面教材课,这产生的效果比任何编剧创作出来的都要直接。
朱丹的尴尬名场面:追问、质疑、数落,句句踩在社交雷区上
朱丹在桃花坞里的表现,精准的体现了啥叫「嘴比脑子快」。
从《渡情》的点评一开始,她就准确无误地踩到了雷点。闫佩伦刚刚夸赞完创意,她马上转过头问朱珠「选哪个许仙」。

这样一来,原本的认可瞬间就变成了激烈的争斗场面。当徐志胜出来救场说「渡劫」的时候,我在屏幕前的脚趾都已经开始使劲儿抠地了。

最厉害的是对徐志胜进行采访。汪峰让他在结尾大喊一声。

朱丹接着说「没想到你敢」,与此同时还用上下打量的眼神看着他,那眼神就好像差一点就要把「你不配」几个字写在脸上了。汪峰马上回怼道:「他就是特别有实力」,欧阳娣娣也跟着补了一句「超棒」。

一对比下来,朱丹就像是走错了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
仁科那趴着的样子简直就是个灾难现场。宁静刚刚很温柔地问他:「是不是沮丧?」

结果朱丹一下子冲出来说:「你要是再不剖析自己,那所有人都得跑来关心你啦!」
这哪里是在安慰他呀,完全就是在公开惩罚他嘛。

从艾莎王冠到突然告密:她的每句话,都像在社交场上扔炸弹
礼物这个环节可太奇怪啦,欧阳娣娣亲自做的王冠,朱丹却当着面说「我女儿不喜欢艾莎」,接下来马上就打算把王冠给朱珠。

欧阳娣娣的眼眶都变红了,朱丹却还接着说「我女儿压根就不感兴趣」。要是换成我的闺蜜,那肯定当场就绝交啦。

更加抓马的事情是「告密」,李雪琴等一群小年轻准备悄悄跑去吃饭,结果朱丹知道后非得跟着去。
「不请自来」就已经够让人尴尬的了,没想到接下来的操作更让人抓狂。

本想融入集体「同流合污」,偏偏又要去节目组那办理一个「护照」,还顺带把李雪琴他们「偷渡」的事情公之于众。

李雪琴听到这个消息时那副「发疯似的」表情,真该被放进年度表情包里。

看到朱丹进入餐厅之后,辣目洋子把白眼翻到后脑勺那儿去了。
这场景就像一群学生逃课去网吧,结果班长找老师拿了请假条,在跑到大家面前耀武扬威的说:我是正大光明的来。

我们骂朱丹,其实是怕自己成了她
如果把朱丹的行为平移到我们公司团建,是不是瞬间眼熟?
像不像那个非要追问「你选A还是B」的同事;那个安慰人三句话绕回自己的大姐;甚至那个偷偷打小报告还觉得自己很正义的实习生。
我突然察觉到,朱丹的问题压根儿就不是「恶毒」,而是那种典型的「社交迟钝」。
她就好似一辆没安装雷达的坦克,毫无顾忌地从每个人的情绪上面碾压过去,可她还觉得自己特别体贴呢。
这种迟钝要是在熟人之间兴许还能勉强对付过去,不过在真人秀这种被镜头无限制放大的场合里,每一丝尴尬都被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有意思的是,那些在弹幕里骂得最厉害的,通常都是现实生活中那种同样「反应迟钝的人」。
我们会讨厌朱丹,实际上是担心自己哪一天也会被剪辑成反面的例子。
就好比你回过头去看聊天记录,接下来发现某一次安慰闺蜜时说的「别哭了我上次更惨」,那简直就像是在公开受罚一样。

朱丹的尴尬,成了别人的垫脚石?
节目到底有没有剧本呢?剪辑师就跟拿着放大镜似的,专门去找朱丹的毛病,可这么一来,其他嘉宾那高情商的人设却跟老狗一样稳稳当当的。
汪峰说的「他就是实力超群」能登上热搜,朱丹那个灾难现场可是帮了大忙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朱丹就像是节目组的一种「献祭流」打法。

从朱丹的身上,其实我看到了一些现在年轻人的社交焦虑。
我们经常因为害怕自己说错话,所以干脆不发朋友圈,甚至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
而朱丹这种「什么都敢说」的样子,尽管大多数时候都是出丑的名场面,却也是非少见。

别只顾着笑:从朱丹的错里,学 3 条社交保命符
所以别着急去笑话她,下次遇到社交场合中比较难处理的情况时,可以以朱丹的反面例子为借鉴。
夸赞别人的时候不要贬低其他人,安慰别人的时候不要抢风头,知道的秘密不要当作聊天的话题。
最基本的,在同事离职的时候,不要再加上一句「其实我早就想离开这里了」。
《桃花坞》还在继续,朱丹会不会逆袭我不知道,但她的每个尴尬瞬间都值三颗星:一颗给警示,一颗给共鸣,一颗给「还好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