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锦绣芳华》里,有一幕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县主李幼贞满脸悲戚,眼眶泛红,死死拽着刘畅的衣袖,声音带着哭腔,近乎哀求道:“子舒,你别走,我不能没有你。”
可对面的刘畅,眼神冰冷又决绝,毫不留情地甩开她的手,转身便要离去。
县主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却仍不死心,又追上去,卑微地诉说着对他的爱意 ,承诺会给他想要的一切,只要他能留下来。
看到这一幕,不少观众都大惑不解。毕竟县主身为宁王嫡女,大唐第一贵女,身份尊贵无比,天生丽质,一颦一笑都尽显大唐贵女的风范。可她为何要如此卑微地挽留一个家世普通、腿有残疾,心里还装着别人的刘畅呢?
县主李幼贞与刘畅,那可是实打实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想当年,他们一同在长安街头巷尾肆意玩耍,春日里共赏繁花,夏日中同乘小船,秋日时漫步枫林,冬日里围炉夜话 。
刘畅还曾为县主作下情诗,县主也精心为刘畅绣制香囊,互诉衷肠,情意绵绵,周围人都艳羡他们这纯粹美好的感情。
可现实却残酷得很,宁王嫌弃刘畅家世平凡,根本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强行棒打鸳鸯。
县主无奈,被宁王嫁给武家公子,开启了一段痛苦不堪的婚姻。在武家,她被婆婆百般刁难,丈夫更是对她不闻不问,满心满眼只有妾室。
生辰当日,她卑微祈求丈夫留下陪陪自己,却惨遭无情拒绝,还被推倒在地,甚至被威胁要休了她。
这般羞辱,让县主对这段婚姻彻底绝望,最终亲手结束了这段痛苦,重回宁王身边 。
另一边,刘畅在家人的逼迫下,娶了何惟芳。可他心里一直装着县主,对何惟芳态度冷淡,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后来,县主恢复自由身,满心欢喜地想与刘畅再续前缘,却发现刘畅已对何惟芳动了心。
但县主执念太深,怎么也放不下刘畅,为了嫁给他,不惜与何惟芳合谋,设计让刘畅娶自己。
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如县主所愿,刘畅不仅对她态度冷淡,还时常去找何惟芳,这让县主妒火中烧,对何惟芳百般刁难,甚至派人火烧芳园,想除掉这个 “眼中钉”。刘畅对县主的行为极为愤怒,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关系愈发紧张,感情也变得千疮百孔 。
县主与刘畅年少时那段纯真美好的感情,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彼此的青春岁月 。
那时的他们,没有门第的束缚,没有利益的纠葛,有的只是纯粹的喜欢。县主习惯了刘畅的陪伴,习惯了他的温柔与体贴,那些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底,成为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第一段失败的婚姻,更是让县主对过去和刘畅在一起的日子愈发怀念。在武家所遭受的种种痛苦与屈辱,让她无比渴望能回到曾经那个被刘畅真心呵护的时光。
所以,当她有机会和刘畅再续前缘时,便不顾一切地想要抓住,哪怕刘畅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他,她也不愿轻易放弃这段承载着她青春与梦想的感情 。
为了嫁给刘畅,县主付出了太多太多。她不惜自毁名节,与何惟芳合谋设计,只为能和刘畅在一起。
她放下了自己尊贵的身份,低声下气地去讨好刘畅,为他安排官职,买下宅子,试图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
这些巨大的付出,让县主产生了深深的执念。她不甘心自己的努力就这样白费,不甘心自己得不到刘畅的爱。
在她看来,自己已经为这段感情投入了这么多,就一定要得到相应的回报,一定要让刘畅重新爱上自己。这种执念就像一把枷锁,将她紧紧束缚,让她在这段痛苦的感情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
县主心中一直怀揣着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她渴望能拥有一段两情相悦、相濡以沫的感情 。
在她的幻想里,刘畅就是那个能与她携手一生的人,他们会像年少时承诺的那样,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尽管现实中刘畅的态度已经让她明白,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已回不去了,但她还是不愿打破这个美好的幻想。
她把刘畅视为自己理想爱情的最后寄托,只要能留住刘畅,她就觉得自己还有实现爱情梦想的可能。所以,她才会如此卑微地挽留,哪怕一次次被刘畅伤害,也依然心存希望 。
从自身条件来看,县主因受伤失去了生育能力,这在古代社会,无疑大大降低了她在婚姻市场上的价值。
她深知,以自己现在的情况,很难再找到一个门当户对又真心爱她的人 。
宁王势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宁王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并不希望县主随意改嫁,而刘畅家世普通,相对好拿捏,成为了宁王眼中比较合适的女婿人选。在宁王的干预下,县主的选择更加受限,她很难违背父亲的意愿去追求其他的感情。
综合这些因素,县主在感情选择上陷入了深深的无奈和局限。刘畅虽然有诸多不如意,但在她看来,至少是一个熟悉的人,是她目前能抓住的唯一稻草,这也导致她不得不紧紧抓住刘畅,哪怕姿态再卑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