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播放未破亿、豆瓣6.8分!《青川入梦》遇冷,B站自制剧困局何解?

搜狐娱乐专稿(庄自修/文 李小狼/策划)

截至会员收官,《青川入梦》虽在平台站内拿下9.8的高分,但云合最高市占率不足2%,最高排名仅第13位,宣告着B站暑期档首发剧“哑火”。

自2020年9月推出《风犬少年的天空》以来,五年多时间里,B站陆续推出了多部带有独特属性的自制剧,但这些剧集大多陷入“高口碑,低热度”的怪圈。

今年,B站“观星剧场”一口气推出四部“小而美”的古装剧集,此举被视为其“想上桌”的信号。然而,首发剧集的不尽如人意,似乎让B站重陷“破圈”困境。未来的破局关键何在,值得深思。

《古相思曲》2.0?

提及B站的古装剧,《古相思曲》是不少观众的印象标签。而《青川入梦》则被视为其2.0版本。

《古相思曲》由知竹执导,张雅欣、郭迦南主演,讲述了沈不言与陆鸢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全剧共14集,每集30分钟。

《青川入梦》由张之微执导,郭晓婷、周历杰主演,讲述了女将军墨青川遭陷害后隐姓埋名,以江湖名士身份潜入帝都复仇的故事。全剧共18集,每集30分钟。

两部剧存在诸多共性,一是导演均深耕微短剧领域并拥有良好口碑,知竹、张之微的代表作分别是《长公主在上》《执笔》;二是同为古装题材,它们都侧重女性视角,力求展现女性在复杂环境中的坚韧与智慧;三是均属精品短剧集范畴,主演非流量明星。

然而,相似的配方,市场反响却天壤之别。

2023年播出的《古相思曲》凭借开创性的“逆向穿越”叙事和双视角情感体验,口碑成功破圈,斩获豆瓣8.6分,B站播放量迄今高达3亿次。

《青川入梦》在画面、配乐、打戏等层面继承了《古相思曲》的唯美风格,女主诸如“我先是将军,再是女子”“完璧无瑕的规训别想框住我”“我的身体我做主”等彰显“女本位”的台词也带来了一定爽感。

但其主打的“女性复仇与权谋博弈”“武力与智谋双强的女将军人设”以及“女师男徒”等元素,在2025年高度同质化的古装剧市场已显陈旧,缺乏《古相思曲》当年那种颠覆性的创新内核。6.8的豆瓣评分,也说明了这一点。

数据直观反映了这种创新力缺失的后果:截至会员收官,《青川入梦》站内播放量仅7000多万次。播出期间,云合数据显示其最高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不足2%,最高排名仅第13位。

“豪赌”自救

B站布局自制剧并非一时兴起,更像是一场在多重压力下的“豪赌”型自救。

此前,平台因大量 UP 主剪辑视频的版权问题陷入 “至暗时刻”,虽通过购入大量老剧版权缓解危机,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版权内容缺口,发展自有版权内容(自制剧)是填补缺口、构建内容护城河的根本途径。

加之,B站还面临着增长瓶颈与盈利压力。站内用户增长放缓,亟需新内容拉动新用户、提升活跃度。面对持续亏损(2025年Q1归母净亏损910万元),B站也急需找到盈利突破口。

在此种背景下,无论是出于拉新需求、站内促活目的,还是为了从剧集赛道分一杯羹,自制剧都值得成为 B 站的重要战略方向。

毕竟长剧集不仅能有效抢占用户时长、提升站内活跃度,还能为影视区 UP 主提供独家素材,通过解说、混剪等二创内容实现推广,形成完整的内容生态闭环。

但现在已经不是长剧最好的时代了。

长剧“烧钱”,且爆款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即便背靠雄厚资本的头部视频平台,也无法保证单部剧集成功,必须进行密集产出——通过大规模生产“赌”爆款,以此覆盖成本、维持平台竞争力与用户黏性。

从资本和量产两个角度看,B站都不占优势。

业内人士吕术就指出,B 站的自制剧选择非流量、非IP、短剧集的形式,没有盲目烧钱,是在尽量缩减成本的情况下去打开新业务,满足平台多年来急迫的盈利需求。

2020年,短剧还未彻底崛起,也没有头部长视频平台打出“缩减集数”的大旗,B站彼时就推出了16集的《风犬少年的天空》。B站出品的自制剧中,几乎没有超过20集的剧,唯有其和迪士尼联合出品的《正义的算法》,达到了26集的体量。

在口碑方面,B站自制剧基本能保持住豆瓣6分+的下限。上限则有8.4分的《三悦有了新工作》,8.1分的《正义的算法》等。

“性价比”或许是理解B站自制剧的关键词。

《古相思曲》制片人王喆君曾在采访中透露,按照《古相思曲》的体量,正常拍摄周期是40天,但他们一个月就拍完了。

“具体的金额我没法说,但《古相思曲》是一部性价比非常高的剧。就是它今天所呈现的效果,远远高于它的投资款……《古相思曲》目前主要还是会员拉新。从现在我们拿到的数据来看,还是跟我们的预期还是比较符合的,比较良性和正向。”王喆君说。

这符合B站入局自制剧板块的初衷,可控成本的精品化。

如今,B站“观星剧场”一次性推出《青川入梦》《满庭芳》《半醒浮生》《照镜辞》四部同题材、同风格的剧集,可以看出,B站尽可能调动了制作资源,试图通过规模化曝光打造剧场品牌,似乎再次彰显了某种决心。

“小而美”做剧,难

问题在于,“小而美”自制剧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吗?

《青川入梦》的播出情况,堪称B站自制剧“破圈”困境的缩影。纵观B站自制剧发展历程,其作品似乎总难逃“高口碑,低热度”的怪圈。

无论是主演阵容、配套宣传资源还是站内9亿的播放量,《风犬少年的天空》都算得上B站自制剧中的“头部”。然而,即便是《风犬》的成绩,放在2020年整个电视剧市场来看,仍显黯淡——其9亿次播放量,甚至未能进入云合数据年度前20名。

豆瓣高达8.4分、题材新颖的《三悦有了新工作》,站内6.8亿播放,其引发的关注与讨论,与豆瓣高分的口碑甚不匹配。

这背后的原因复杂且多元。

“作为B站老用户,我也没有很想在B站看剧。”B站资深用户松松坦言,“我来B站是为了知识科普、深度解读、游戏攻略等中视频内容,并非为了追剧。这才是B站的本行,最对味的东西。”

B 站平台核心用户以泛二次元群体为主,这决定了其吸引的用户并非传统剧集受众。甚至,B站众多影视剧UP主正是靠吐槽国产剧,尤其是古偶剧的乱象起家。多重因素叠加,导致B站自制剧与其核心用户的基本需求存在偏差。

为契合社区调性,初期B站自制剧形成了鲜明的“B站”气质——选题独特、爱玩叙事结构、带文艺范的精英审美、偏慢的叙事节奏。

如《三悦有了新工作》聚焦殡葬行业;《双镜》走双女CP路线;《古相思曲》以“逆向穿越”别出心裁;《正义的算法》是律政题材的台剧引进;《时光代理人》改编自B站原创动漫。

业内观察者王烁直言,“好东西不一定能留住人,这种调性深度服务了核心圈层,却天然提高了大众接受门槛。”

或许正因为此前作品类型过于垂直小众,曲高和寡,所以B站如今试图通过《青川入梦》这类更“大众化”的女性古装剧破圈,但这恰恰让其资源短板暴露无遗。

与 “爱优腾” 相比,B 站缺乏成熟的制片体系,难以支撑持续产出。而且古偶剧向来最需要流量明星、大 IP 以及工业化制作的加持,B 站在成本投入和行业资源方面均存在不足。

加之B站缺乏“爱优腾”的卫视联播资源、短视频平台的全域营销能力,且年均仅推出四部左右作品,数量稀少,很难培养用户长期在B站追剧的习惯。

更何况,《古相思曲》于2023年播出。彼时,微短剧尚未挤占长剧生存空间,女性向的古装剧大盘也没有缩水严重。

而当下古偶赛道本身已陷入创新乏力的瓶颈期,在这种情况下,B站试图以“模仿爆款”策略,在红海市场中靠“小而美”和“性价比”“以小博大”,难度呈几何级增长。

王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相思曲》的成功有其不可复制性,核心在于其‘逆向穿越’的创新设定,而非单纯的类型或形式。”

面对持续亏损(Q1净亏损910万元)和破圈困境,王烁认为B站当前的首要任务仍是“持续止损”。在自制剧策略上,它站在一个清晰的十字路口:

要么专注服务核心社区。延续“小而美”路线,深耕如《三悦有了新工作》《时光代理人》这类契合“B站气质”、具有高品质确定性的精品剧集,强化核心用户忠诚度与社区归属感。这是风险较低、更能发挥所长、但增长潜力有限的选择。

要么战略性收缩或放弃。若评估自制剧投入产出比长期难以改善,将资源重新聚焦于更具优势、更能体现平台核心价值的中视频生态建设。

当前,长视频行业整体面临短视频冲击、用户耐心衰减的严峻挑战。王烁认为,B站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的社区文化和品质坚守,但也需认清:“‘小而美’是社区的自留地,而非增长的解药”。

未来,B站能否在坚守社区特色与寻求增量增长之间,找到那个微妙而艰难的平衡点,将决定其自制剧乃至整个内容生态的长远前景。这需要的不仅是决心,更是对自身基因与市场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突破路径依赖的勇气。

(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播放未破亿、豆瓣6.8分!《青川入梦》遇冷,B站自制剧困局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