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原创 内娱又添新争议,罪责难逃,话题再起

最近,朱丹因参与一档综艺节目而再次登上热搜,原因是节目中的鸡腿分配环节引发了轩然大波。在节目中,她将鸡腿分给男生,而把翅尖留给女生,还不忘添上一句“弟弟长身体”。原本只是一个轻松的花絮,却引来了网友的群起而攻之,指责她重男轻女。随后,网友们还翻出了她早前提到女儿要照顾弟弟的言论,再次引发广泛争议。在长文道歉后,朱丹似乎并没有获得大众的谅解。

事态的逐步发酵,也使得不少明星纷纷被牵连。叶一茜被指责称女儿对弟弟心存敌意,梅婷则因护儿眼神冷酷地盯着女儿,傅娟在为孩子起名时的“男孩心愿”也被批评。网络上瞬间炸开了锅,有人感到震惊,直言这种封建思想居然依然存在,还有人说这些女明星也曾被伤害,竟然会复而重复伤害自己的女儿。就这样,朱丹成了舆论的“过街老鼠”。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非首次出现。去年,麦琳因参与离婚综艺被骂得体无完肤;李菲儿在选秀节目中被指为“烂同事”;周雨彤在《花儿与少年》中被认为自私。今年,李小冉在节目中与前辈顶撞,而黄圣依的母亲更因严苛教养而被诟病。每一次都是因为节目中某句台词或行动,被剪辑放大,最后引发全网的口水大战。

这些争议的热搜片段,大多来源于节目花絮或早期内容。像朱丹这次的事件,节目已播至第六期,却拿出了第二期的旧视频,引发热议。难怪有网友指责,根本没有完整观看节目,就冲着热搜截图来喷人。不少批评者甚至不忘挂上节目组的标签,借此博取流量。

然而,真人秀本质上就是个展示舞台,嘉宾的表现不可能完全真实。剪辑师把重点片段挑选出来,辅以花字和背景音乐,瞬间就可能产生误导。例如,周雨彤因打鼾和随意使用别人物品而遭到指责,但在后续几期中的表现却大有改观。观众在带有偏见的情况下,继续对节目进行评判,因为她曾在奥运会上的言论引发了不满。

在短视频高度发达的今天,观众所看到的都是节目的切片。一句话被抽离出来,断章取义,添加上愤怒的花字,瞬间就成为了“罪证”。就像黄圣依的母亲在第一期因强势遭到辱骂,而在后续几期中诚恳道歉,但讨论仍停留在最初的印象之上。

节目组的这种操作背后,自然有其原因,挑选热门争议片段发酵,往往容易引发热搜,带来较高的点击量,而平台对于这样的节目的补贴也会更多。明明朱丹的事件并非最新内容,但节目组却特意拿出花絮来吸引眼球。观众在一边指责节目组的阴谋之时,自己也无意中成为了热议的推手。

最终,唾弃一个人似乎总是可以草草结束。鲜有人会探讨为何剪辑的手法如此夸张,也没有人关心这些争议对谁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就如同朱丹的道歉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一样,她被批评是因为说错了话,而非由于平台的剪辑出了问题。在下一次,换个明星,流程依旧未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原创 内娱又添新争议,罪责难逃,话题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