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蔡澜先生离世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至此,金庸、黄霑、倪匡、蔡澜这四位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的传奇人物,都已作古。
说实话,作为一个80后,我是看着“四大才子”那些经久不衰的作品成长的,每次接触他们的文字、音乐或影像,都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才气与魅力。
说起 “香港四大才子”,那必须先提金庸先生。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 年出生在浙江嘉兴海宁的一个名门望族,家里那是相当有文化底蕴,“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说的就是他们家。
金庸先生可以说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顶尖人物,被大家称为武侠小说界的 “绝代宗师” 和 “泰山北斗”,金迷们都尊敬地叫他 “金大侠” 或者 “查大侠”。
他写的武侠小说,像《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等,在华人世界那是家喻户晓,影响力极大。谁小时候没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射雕英雄传》?他笔下的江湖,有血有肉,有情有义。郭靖的憨厚、黄蓉的机灵、杨过的叛逆、小龙女的清冷...这些人物就像活在我们身边一样。这些作品不仅情节精彩,人物形象鲜明,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哲学等知识,把江湖描绘得栩栩如生。而且好多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捧红了无数明星,奠定了华语武侠文化的基础。
除了写武侠小说,金庸先生还创办了《明报》,他写的社评那也是针砭时弊,成为了香港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杆。金庸先生2018年离世时,整个华语世界都在哀悼,因为他不只是写了几本小说,而是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精神家园,他的离开让无数武侠迷悲痛万分,感觉自己的江湖梦好像也跟着破碎了一部分。
黄霑先生是 “香港四大才子” 中不得不提的一位。1941 年他出生于广州,原名黄湛森。黄霑先生是香港的音乐教父、填词人,出了名的“鬼才”。他写的歌词,把市井俚语和古典诗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特别能打动人心。像《上海滩》的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仅仅这几句,就把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沧桑浮沉描绘得淋漓尽致。还有《沧海一声笑》,大气磅礴,充满了豪情壮志,这首歌是他和金庸先生合作的《笑傲江湖》主题曲,堪称武侠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黄霑先生一生创作了接近 2000 首流行曲,可以说他凭一己之力推动了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
黄霑先生不仅在音乐上成就非凡,主持节目也是妙语连珠,那种港式幽默至今无人能及。他主持过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这个节目邀请了很多像张国荣、林青霞等巨星来做客,在轻松幽默的氛围里和明星们深入交谈,展现了文人的风流和魅力,节目收视率超高。只可惜,2004 年 11 月 24 日,黄霑先生因肺部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去世,享年 63 岁,很多人才惊觉:原来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旋律,都出自这位“不修边幅”的大叔之手。
再说说倪匡先生。倪匡原名倪聪,1935 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是浙江宁波。他也是个传奇人物,1957 年偷渡到香港后,从最底层的工人、校对、编辑做起,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自学成才成为了专业作家。倪匡先生写作范围特别广,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类型他都能驾驭,而且写作速度快得惊人,每小时能写八千字,据说还曾同时为 12 家报纸写连载,这能力不得不让人佩服。他最出名的作品当属《卫斯理》系列,还有《蓝血人》《原振侠》等。他的科幻小说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开创了华语科幻的先河,作品里关于外星文明、时空穿越等主题,在当时特别新颖,吸引了无数读者。
倪匡先生还涉足影视编剧行业,他参与编剧的作品超过 300 部,像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就有他的功劳。他还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把阿紫眼盲的桥段写得十分精彩,你能想象两位大师级人物这样“合作”吗?金庸先生都夸赞他 “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倪匡先生在 2022 年 7 月 3 日逝世,很多书迷都说:“卫斯理终于去外星了。”他的离去让华语科幻界和文学界都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人物。
最后就是刚刚离世的蔡澜先生了。1941 年蔡澜先生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后来定居香港。蔡澜先生是美食家、是作家、是节目主持人,更是生活家。他谈吃、谈喝、谈女人、谈人生,是大家公认的“香港第一玩家”。蔡澜先生特别推崇 “食色性也” 的生活哲学,他写的专栏文字幽默风趣、通透豁达,让人读起来特别过瘾。他对美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热爱,还曾与金庸、倪匡、黄霑一起组过 “香江四大才子” 饭局,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记得他说过:“人生的意义就是吃吃喝喝,快快乐乐。”简单一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生真谛。
蔡澜先生在电影行业也颇有建树,早年在新加坡《南洋商报》写影评,后来到日本学习电影制作,得到邵逸夫的赏识,担任过邵氏驻日的分区经理,还在邵氏公司和嘉禾电影公司任职,监制了很多电影,像成龙主演的《快餐车》《龙兄虎弟》等大片都有他的参与。
1992 年,蔡澜先生开始进军商界,创办监制了很多食品。他还主持过不少电视节目,像《蔡澜叹名菜》《蔡澜叹世界》《今夜不设防》等,都深受观众喜爱。蔡澜先生每年在微博开放评论区回复网友提问,他那简短直白又一针见血的回答,被网友称为 “毒舌式人生指南”,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就在 2025 年 6 月 25 日,蔡澜先生在亲友陪同下,于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
“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写武侠,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江湖世界;倪匡写科幻,带我们畅游在充满想象的宇宙空间;黄霑写词曲,用音乐诉说着人生百态;蔡澜写美食,教我们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共同构成了香港文化的一个缩影,成为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里程碑。在上世纪香港的黄金年代,他们就像四根顶梁柱,撑起了一片文化的天空。他们的作品跨越时空,至今仍在影响我们。
现在想想,“四大才子”的相继离世,就像是一本厚重的书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但好书总会被人反复翻阅,他们的作品和精神也会一直被传颂。在这个短视频充斥的快餐文化时代,或许很难再出现这样的文化巨匠了,这让我感到一丝伤感。
不过,正如蔡澜先生常说的:“活着的时候要尽兴。”四位才子活得精彩,留下了无数宝贵财富,这已经足够了。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做的,就是好好阅读他们的作品,感受他们的智慧,让这些文化瑰宝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
香港四大才子,谢谢你们来过。江湖路远,愿你们在另一个世界,依然潇洒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