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原创 主持人大赛冠军杨旭为何不被央视重用?长期毫无存在感

予方聊生活

央视主持人大赛冠军混成午间档串场人,这剧情我熟。

那天捧回冠军奖杯,杨旭估计以为自己要飞黄腾达了。可谁曾想,两年后他最擅长的居然是播报午间那15分钟的文化新闻。这简直就像你考了全校第一,最后却跑去食堂给人打饭,还美其名曰“饮食文化传播专员”。

央视这招挺有道理的,当年那评委说他“稳重老练”,现在回看简直就是“不够灵动”。综艺频道要找的是能歌善舞的主持,他那气质简直就是《百家讲坛》念字幕的料。听说有领导想让他去少儿频道试试水,结果发现他讲童话故事那模样,简直就像是在播新闻联播。

看看历史记录就明白,央视频道主持人大赛的冠军里,能混出点名堂的寥寥无几。上一届的冠军现在连百度百科都不想搭理,最新消息还是三年前给某商场开业剪了个彩。这比赛简直就是个速成班,考了个第一就发个奖状,然后各自散去。

杨旭运气还算不错,毕竟能在央视那大楼里刷脸卡混个脸熟。可有些冠军签了约后,发现只能坐冷板凳,干脆自己掏钱买断合同走人。有网友统计了一下,近十年七个冠军里,就邹韵一个人混成了新闻频道的主力,其他人都只能在演播室的走廊尽头默默无闻地消失。

《文化十分》这节目挺逗的,中午12点15分准点开播,完美地避开了所有收视率的高峰时段。杨旭那家伙,主要就是念那“接下来我们看段VCR”,偶尔还得对着提词器装装样子,露出个职业的微笑。那些外景记者累得跟狗似的到处跑采访,而他,只要西装别皱了,就能悠哉地打卡下班了。

予方聊生活

予方聊生活

节目组那帮人爆料说,这活儿抢手得要命。不用晒太阳吹风,钱照拿,还能拿个央视的工牌蹭名气。要不是咱这位冠军面子大,早就换上便宜货了。现在台里的小年轻们都在悄悄传:\"想混出点名堂,先学学杨旭哥,中午档里偷偷乐。\"

29岁,这在大多数人看来还算是挺年轻的,但在央视那些主持人里头,人家已经是大龄新人了。你看,和他同一批进台的00后们现在都开始独当一面了,而他还在那儿背那些节目串词。记得有一次彩排,导演大喊:“那个谁,把冠军叫过来!”那场面,尴尬得都能当喜剧看了。

更悲催的是,那届的亚军现在正忙着拍网综,活得那叫一个滋润。有一次俩人在化妆室里撞了个正着,那家伙还客气地搭话:\"旭哥,最近有没有在搞什么大动作?\" 结果他只能盯着手里那盒饭回:\",我在努力耕耘文化这块儿。\" 从那以后,他改道走员工通道,免得再遇到这种尴尬的场面。

领导开会老说“咱们得打破常规招揽人才”,可现实是选人比找对象还挑。新闻频道得找长得像国宝的脸,综艺频道得找像网红的脸,体育频道得找能熬通宵的脸。杨旭那“普普通通还挺好看”的样儿,最后只能跟那些古董字画当伴。

内部人士透露,综艺频道女主持奇缺,男主持人数已爆表。杨旭能保住位置全靠大赛组委会的力挺,要不是他们,他早被派去乡村振兴节目驻村了。瞧瞧他那办公室抽屉,还放着去农业频道报道的通知书,说不定哪天就生效了。

理论上杨旭还有翻身的机会,好比突然精通了说唱,或者练出了八块腹肌。可你瞧他那最近晒的朋友圈,全是练书法和抄《论语》的内容,估计是想转型成文化界的老干部。

听说台里要来个主持人换岗大戏,说不定得把我塞进《天气预报》里头试试水。网友脑洞大开,提议干脆跟AI主持来一场较量,毕竟现在那些虚拟主播都能全天候在线,还不用给人家交社保,真是个省心省力的活儿。

说回来,咱咋没见过哪个领域的顶尖高手两年后还在基层干杂活的?评论区里来聊聊你听说过的类似故事,要是点赞数能破百,我就在《文化十分》的大门口候着,等着去采访杨旭。

予方聊生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原创 主持人大赛冠军杨旭为何不被央视重用?长期毫无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