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浪姐都会有一些“反向参赛”的姐姐,说白了就是来了还不如不来。这个季节(《乘风2025》)反向参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祝绪丹了。
在节目里,祝绪丹的表现一波三折,三场公演她的个人喜爱度从第二名一路下滑到第十二名,外加节目中的做作表现也让她口碑大翻车。说她是芒果押错的宝之一,真是有点不冤。
从初舞台开始,大家就能明显感觉到节目组给她设计的“故事线”和人设。初次亮相时,她就和王珞丹套近乎,一上来就坐到她大腿上;唱得也不咋地的初舞台,导师居然硬生生给了个SA,结果让她当上了第一公演的队长。
第一公演,她带队演唱的《烟花升停在星夜》拿到了665票,战胜了张小婉的《野人》和S房琪的《珊瑚海》。她的个人喜爱度更是直升第二名,竟然比王珞丹、吴宣仪、侯佩岑、宋妍霏这些热门选手还要“碾压”一番。
这起点看起来简直是高得不行啊!结果祝绪丹真的是没能接住这么好的剧本。
第二公演,她带队的成绩一塌糊涂,舞台表现排在倒数,还把队友蒋梦婕送走了。她的个人喜爱度也直接从第二掉到第八名。
第三公演,祝绪丹顺利加入了王珞丹的团队。照理说,两个“丹”组合应该威力无穷,但结果却是王珞丹团队在1V1V1的PK中输了比赛,尽管没有成员被淘汰,但祝绪丹却完全没有收获任何红利,个人排名也直接跌到了第十二位。而王珞丹和李晟则分别排在了第二和第三名。
祝绪丹的排名一直下滑,可能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没有人为干预,她的排名变化反映了观众对她的观感变化。节目播出之前,祝绪丹凭借《永夜星河》吸引了一波热度,观众的好感度高于恶感,哪怕她的业务能力一般,大家也愿意稍微偏爱她。但随着节目播出,真实的祝绪丹让她的角色滤镜彻底碎掉,投票的人自然也少了。
另一种可能是排名背后有人工操作。如果真是这样,那祝绪丹就像一个“弃子”。或许是节目播出后,不管是祝绪丹本人,还是“双黄丹”CP的口碑都没有达到预期,负面反馈反而更多,所以节目组急忙撤掉了她的剧本,开始力捧李晟。
记得三公录制时,正好是李晟热搜满天飞,而祝绪丹也因为一些表现被骂得挺惨。无论是观众“用脚投票”,还是被节目组“放弃”,祝绪丹的高开低走和反向参赛,其实离不开她自身的表现。
在节目中,祝绪丹最被诟病的地方有三个。第一个是“夹”和“做作”,给人一种过度装嫩的感觉。尽管粉丝坚称祝绪丹一直都是这个声音,但大家不忘她之前采访时的表现,可完全不是现在这种感觉。
祝绪丹自己也说,以前她会故意装作成熟,但现在的状态才是最放松的。其实,正如王珞丹所说,没有人规定30岁的女人不能“夹子音”。你可以做自己,但观众也有权选择是否接受。
我个人觉得,“夹”其实是她被批评的原因中最不重要的一点。看看林志玲姐,夹了大半辈子,虽然有争议,但也没影响她的事业和口碑。祝绪丹被批评的关键,还是在于炒作CP和她的业务能力。
至于炒CP这件事,大家都看得出来,简直是工业糖精,甚至到了让人无法直视的地步。比如三公练习室,声乐老师觉得祝绪丹的演唱情感不对,让她先练习。结果,王珞丹走到她旁边辅导,她马上就把头靠过去,眼神也死死锁定了对方。王珞丹还得提醒她看老师。
王珞丹觉得她的情绪不对,太喜庆了,缺乏低沉感,她嘟了嘟嘴,眼神幽怨。王珞丹让她想象悲伤的故事,她说:“我想象你死了。”直到王珞丹说“我们掰了”,她才恍若有所悟。
为了塑造自己是“王珞丹脑”,祝绪丹真的太过用力了。但问题是,别说这是假CP了,就算是真CP,工作中这么腻歪也未必能让人喜欢吧?
至于业务能力,祝绪丹的跳舞还算不错,但唱歌在这一季《浪姐》里是垫底的水平。原本就五音不全,唱歌总是跑调,再加上夹着嗓子,出来的声音更加难听了。
从歌曲排练过程中也能看出她演技和台词的问题。比如《天空之外》这首歌,作为演员唱歌差其实很正常,但情感和情绪的表现差就不合理了。老师觉得她念歌词时的情绪不对,歌词就像一个个孤立的词叠加在一起,而不是连贯的句子。
如果这不是故意为之,那就说明,祝绪丹作为演员,对于歌词的理解、情绪调动和台词功底都存在问题,难怪她的作品大多需要配音。
有时候,演员真的要尽量远离真人秀。如果性格和人格魅力都不在线,那还是少上真人秀,给大众留一点神秘感。否则,很可能在影视剧中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路人缘也会迅速消失,甚至影响角色的观感。
毕竟,观众看过艺人在真人秀里的表现后,很难不把这些印象带入角色,除非你的演技好到能让观众忽略真人秀中的表现。显然,祝绪丹的演技距离这一层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