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原创 张子枫和彭昱畅的两次互动,让观众看到了向往的生活有多假

《我追的慢综艺,竟然变成了黄磊的话剧团建?》

7月28号,当我看到《向往的生活》第七季的最终集时,心里五味杂陈。张艺兴、彭昱畅、张子枫这几位熟悉的面孔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黄磊和何炅两位“家长”陪着我们熬夜。紧接着,节目宣布“无限期停播”,但没过多久,却又悄悄推出了一个“戏剧特别篇”。海报上写着“回到蘑菇屋”,结果一打开,迎接我们的不是原来的乡村田园,而是排练厅。我原本脑海里还在回想着“稻香”,却突然被一阵戏腔震了回来。

节目里的某些“温情时刻”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彭昱畅抱着大茶缸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口,画面中的酒杯和他的脸被马赛克处理,黄磊在旁白中说道:“他喝多了。”我在想,喝酒在综艺节目里本来是常见的场面。比如黄磊当年泡杨梅酒,镜头给得十分到位。但这一次,当彭昱畅喝酒时,他似乎成了“违禁品”,只能通过剪辑来遮掩,留下的画面并没有给观众一个完整的真实感。难道年轻人在节目中就必须一副“滴酒不沾”的模样,而年长的黄磊才是唯一可以微醺的“模范”?真情流露的场面,竟然只能靠剪辑去填补,感觉这难道不是在拼接一段拼图吗?

还有张子枫捏苍蝇的那一幕。她首先皱眉,接着双手合掌,然后把苍蝇送到窗外,字幕上写着“万物有灵”。那一刻,我竟然有些发麻。明明这只苍蝇刚在厕所门口嗡嗡叮咬过剩饭,放生它不如一巴掌拍死它来得更直接。弹幕上刷屏“妹妹好善良”,而我却回想起小时候饭桌上被苍蝇烦扰的情景。善良是好的,但这种“仙女操作”让我不禁觉得节目组是不是在低估观众的智商?

这两件事背后隐藏着同一个套路:首先为艺人设定好人设,然后通过剪辑来弥补其中的空白,最后让观众在迷雾中不断猜测。广电规定镜头里不能出现酒精饮品,于是节目组把酒变成了“茶”;观众渴望看到“岁月静好”,于是就给张子枫加上了“圣母光环”。我们原本以为自己在看一场原生态的生活实录,结果看到的却是经过层层筛选和修改的“安全片段”。综艺节目不再是展示真实,而是成为了精心包装的“真人秀”。

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黄磊和何炅似乎已经将这个节目当作了自己的退休生活日记。第七季,只剩下他们俩人,稻田变成了排练场,话题也从“我们要排个话剧”开始了。虽然他们对舞台有深厚的感情,但观众当初追这档节目,是为了逃离城市喧嚣,享受那份简单的田园生活。我们想要的,不是看黄磊和何炅在排话剧,而是看他们在夜晚一起吃烤串、一起插秧、一起嬉笑打闹的日常。节目权力逐渐集中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观众面对的选择变得简单:继续陪着他们看,或者选择离开。

事实也很清楚:第七季的豆瓣评分只有6.7,比第一季的9.1分跌了两档。评论区从“治愈”变成了“无聊”。然而,平台却依然装作一切如常,依旧挂着“原班人马”的热搜,点进去却是一群飞行嘉宾轮流打卡。年轻人忙着自己的事业我能理解,但节目组将“合家欢”模式改成了“双男主客串”,既省钱,又能避免风险。唯一没想到的是,他们忘了我们当初是为那种“全家一起坐在门口看星星”的温暖才追这档节目的。

这时我才明白,节目早就不再是为观众制作的,而是为了给自己留个纪念。黄磊留下了酒,何炅留下了信,张子枫塑造了善良的形象,彭昱畅也拿到了“憨厚”的标签,连苍蝇都有了自己的存在意义。我们这些观众,原本想要在节目中找个喘息的空间,结果却成了他们设计舞台的道具。所谓的“无限期停播”,不过是把观众踢出了群聊,再把群聊名字改成了“话剧社”。

所以,不必再问“下一季谁会回来”。如果真要回归,还是回到最初的那个摄像机位置——不演、不剪、不立人设,让苍蝇自由飞,让酒自然喝,让年轻人熬夜打游戏。如果做不到,那就干脆把蘑菇屋出租,至少让真正的农民住进去,他们的生活才是真正符合大多数人理想中的“向往的生活”。

最后,尽管节目发生了许多变故,我依然希望,所有人都能在各自的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与热情。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简单、真实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安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原创 张子枫和彭昱畅的两次互动,让观众看到了向往的生活有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