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原创 “扯头发”也能影后?辛芷蕾一句反问,把14年的委屈说哭了

01 一张没名字的截图,把三个人推上热搜

先是网传郝蕾朋友圈:

“扯头发就能拿威尼斯?”

“临时奖也算奖?”

“女评委被资本玩转?”

句句带刺,刺的是辛芷蕾、毕赣、王传君。

可截图没头像、没时间点,郝蕾工作室到现在一句没回。

说白了,这就是一盘“匿名辣椒水”,辣完就跑,留当事人自己擦眼。

02 辛芷蕾等了14年,只换来一句“运作”?

11月7号,《日掛中天》上映,辛芷蕾发长文,没哭没闹,上来就是六连问:

“能运作,为啥14年才轮到我?”

“选我,是图我年纪大,还是图我票房低?”

一句话把我看酸了:

原来在大多数人眼里,她仍是那个“靠运气”的幸运儿,没人算过她拍这部戏时,在厦门海边连泡7天,头发里全是沙。

“扯头发”镜头只有3秒,她拍了38条,头皮肿了3天。

可大家只记住“扯头发”,忘了她红着眼眶却一滴泪没掉——那是角色死命忍住的崩溃,也是她死命忍住的委屈。

03 我们为什么总不相信“努力”这件事

我后台收到一条留言:

“姐,我也想像她一样熬出来,可领导只相信关系。”

我回她:

“那就先让自己再忍38次。”

听起来像鸡汤,可现实就是——

没人相信白百何没拿奖是因为“角色不适合”,也没人相信王传君拿影帝是因为“演得真好”,大家只想听“有黑幕”。

因为“黑幕”比“实力”更容易让我们原谅自己的“还没成”。

辛芷蕾把14年的简历摊在太阳底下,换来的还是一句“运作”,说白了,我们不信,是因为我们怕:

怕承认别人真拼命,就显得自己还不够。

04 一张奖状到底值多少钱

毕赣的《狂野时代》拿的是“评审团特别奖”,被嘲笑“只有纸,没有杯”。

我想起我弟,小学拿过一个“进步之星”,也是一张薄纸,他贴墙贴到高考。

那张纸不值钱,却让他第一次觉得“我可以”。

电影奖也一样——

奖杯是给外人看的,奖状是给自己续命的。

对导演、对演员、对坐在屏幕前偷偷抹泪的我们,都一样:

需要被说一句“你行”,才有勇气再熬下一部、下一年、下一程。

05 别让“没证据”的愤怒,盖住“有努力”的欢呼

郝蕾到底有没有发那条朋友圈,还没锤。

可辛芷蕾已经把自己14年的伤口扒开展览,只为了求一句——

“你看看完整的我,再骂,行吗?”

我今天写这篇,不是站谁,只是想起自己:

每次加班到凌晨,最怕的不是累,是别人一句“她肯定上面有人”。

那种哑巴吃黄莲的味儿,谁咽过谁知道。

所以,如果你也被人一句“靠运气”否定过,先别急着撕,先像辛芷蕾一样,把作品、把汗水、把38条NG甩出来。

让事实先跑一圈,再让谣言追。

结尾

电影散场灯亮起,坐我旁边的小姑娘擦着眼泪说:

“原来她不是只会扯头发,她是在救自己。”

我回她:

“也是救我们。”

救我们愿意再信一次——

只要真用力,哪怕手里只攥着一张轻飘飘的奖状,也能熬成自己的奖杯。

别急,别急,先让世界看完,再让它评论。

【感谢关注,本文为个人见解,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原创 “扯头发”也能影后?辛芷蕾一句反问,把14年的委屈说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