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郑智化吐槽内地残障设施的事情经历了反转。本来委屈愤怒的郑智化,反过来被指表述过度,遭到很多网民的网暴,他最后反而不得不公开道歉。
关于这件事,我觉得郑智化是否用了更严重的词——比如连滚带爬——这并不重要。
这就像一个人觉得某餐厅一顿饭不好吃,他说“真难吃”,或者“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饭”,这种区别重要吗?一个人要在怒火下吐个槽,难道还要精心选择用词?
“连滚带爬”真的很夸张吗?当然,视频中的郑智化没有真的滚和爬,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修辞,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上的受辱和“连滚带爬”,而不是具体行为上的。
另外,很多人其实并不理解和共情残障人士的痛苦,只有自己身体有过行动不便,才能真正理解那意味着什么。

我自己就曾有过这种经历。前些年有一次膝盖受伤,导致一条腿短期内不能支撑行走,卧床休息了大概有两三个月。那段时间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身体不能自由行动的巨大痛苦,即便走十米路也非常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每当遇到一些障碍,确实会相当的烦躁和愤怒。比方说我坐轮椅去医院看完膝盖出来,发现门口只有台阶而没有斜坡,就只能忍着剧痛自己走下去,当时我也真的很想骂人,“连滚带爬”绝对是心态上存在的一种感觉。
那些网暴郑智化的人,恰恰反映出一点:他们根本就不共情残障人士,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脸面”。
对这些人我想说一句:就算你们再网暴郑智化,中国内地残障设施普遍很差的事实也不会被改变。
恰好今天上午我去了一趟某新建的三甲医院,尽管它楼很漂亮,甚至有很多艺术美感,里面的设施也是现代大气,但我震惊地发现它居然没有残障人士厕所。
于是回来之后,我也决定好好吐槽一下这事儿。
咱们的无障碍设施,看似遍地开花,但大多都只是面子工程。机场、地铁、商场都有所谓的“无障碍通道”,可真正能用的又有多少?有的坡道倾斜度过大,推轮椅根本推不上去;还有些盲道被堆满了电动车,残障人士只能绕行。

就更不要提残障厕所了,就连最应该有残障厕所的新医院都不建,你还指望哪里能建?
说到底,那些规划者根本就不觉得残障人士是人——这话虽然糙了点,但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心态。
有时候即便设施齐全,也常常缺乏人力配合——标志指引少,求助电话难打通,到了服务现场又是一脸敷衍。这些才是郑智化愤怒的根源。
许多人没意识到,真正的无障碍,不只是“修好硬件”这么简单。它是一种社会的细腻,一种发自内心的体谅。
你在国外的机场、地铁站,很少见到“形同虚设”的无障碍通道,因为那是基础设施中最被认真对待的一部分——设计师在图纸上就会考虑轮椅能否转弯。
遇到残障人士,工作人员一定会立刻耐心询问“需要帮忙吗”。这种人文关怀,才是真正的无障碍。
反观我们,硬件咱就不说了,就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很多人嘲笑郑智化“太矫情”,仿佛一个残障者不该抱怨,只应该微笑、感恩、励志。但他不是圣人,只是一个普通人。即便他是名人,他也仍然是一个痛苦的残疾人!
一个人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还得忍受环境、忍受被误解的人。郑智化不该被“网暴”,更不该被要求“识趣”!
有的人说,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不好意思,我之前去泰国,人家的残障设施、残障服务要好很多,到处都有干净的残障厕所。出机场的时候我一路看到三四个残疾人服务站,很多工作人员都在一对一进行服务。

但在咱们的很多公共场合,残障人士依然被边缘化。他们的存在被“看不见”,他们的不便被“默认忽视”。社会只会在重大节日谈论“关爱残障群体”,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习惯性地忽略他们。
我在欧洲看到满大街都是残疾人,但在中国我一年都看不到几个,就是因为残疾人出门太难了。
郑智化揭开了现实,换来的却是群体的冷嘲热讽。键盘侠们口口声声说“安检按规定没错”、“别上纲上线”,但他们从未思考过一个问题:制度的存在不是用来合理化冷漠的,而是要随着人的需要不断改进。
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不是用规则压制弱者,而是用温度弥补规则的局限。
从舆论反转的那一刻起,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另一种残酷——那些网暴者不是在捍卫理性,而是在为自己的麻木辩护。
他们习惯性地把弱者的愤怒解读成“矫情”,把痛苦当成“表演”,因为那样就不用承认自己生活在一个缺乏同理心的社会。
一个不容许弱者愤怒的社会,终究也不会真正尊重任何人的尊严。
郑智化说“退圈”,或许是情绪化的表达,但他背后的心冷,是真实的。当一个残障者要靠情绪发泄,才能被看见一丁点问题时,这个社会离真正的平等还很远。
这件事的焦点,从来不该是“郑智化有没有夸张”,而是“为什么他要靠夸张,才能让大家听到?”
我们也可以适度批评他的语气,却绝不能忽略他说出的现实。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不是机场多现代、地铁多干净,而是那些不便的人,能不能平等地走进这些空间。
当下的中国,已经不缺修路、修楼的能力,却依然缺“为人修路”的温度。网暴可以让一个人闭嘴,却无法掩盖那25公分的落差。
而那落差,正是我们每个人、全社会、尤其是决策者和规划者都该去弥合的。
很可悲的是,经历了这次反转,爱面子大过问题本身的网民们又可以高潮了,中国内地残障设施也错失了一个改变的契机。
总有一天,每个人都会“被迫共情残障人士”:即便自己一生都幸运不经历身体受限,自己的家人、朋友也都有可能。
这就是社会集体冷漠的根源:只有轮到自己的时候,才会哭爹喊娘,但在那之前,没有人愿意共情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