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的含金量大家都知道,短短三天能被人民日报点名四次的演员,这份荣誉的含金量更是直接拉满了,而这位演员就是于和伟。
回过头来再看当年张艺谋对于和伟的评价,才发现张艺谋才是妥妥的预言家,一个好的演员身上所携带的光芒从来都是藏不住的。那么,于和伟究竟做了什么让人民日报多次表扬他?

官媒高频关注
2025 年国庆假期后,演员于和伟因主演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引发广泛关注,更获得《人民日报》的高度认可。10 月 19 日,《人民日报》率先发布长篇评论文章,聚焦这部以革命历史为背景的作品,文中特别提及于和伟饰演的 “吴石将军” 一角,评价其 “以眼神传递人物内心,无需夸张台词便勾勒出英雄的家国情怀,让历史人物鲜活起来”。
令人瞩目的是,在随后的 72 小时内,《人民日报》又连续推出 4 条与于和伟相关的专题内容,涵盖角色塑造细节解析、幕后创作故事访谈、演艺生涯成长轨迹梳理等维度。

这种高频次的官媒报道,在当下娱乐圈并不常见 —— 以往《人民日报》对演艺界人物的关注多集中于重大奖项获得者或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家,而于和伟此次因单一作品获得如此密集的肯定,凸显其表演艺术与作品主题的双重价值。
从观众反馈来看,《沉默的荣耀》播出后,相关话题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的讨论量迅速突破 5 亿次,其中于和伟的表演片段被大量转发,“吴石将军得知战友牺牲时眼眶泛红却强忍泪水”“面对敌人审讯时从容坚定的神态” 等场景,成为网友热议的经典瞬间,不少观众留言称其 “演技可作为表演教学案例”,进一步印证了官媒评价的社会共识基础。

从抚顺少年到上戏学子
于和伟的演艺之路始于辽宁抚顺的普通家庭。1971 年,他出生时家中已有 8 个兄弟姐妹,排行老九的他,在幼年便经历父亲离世的变故,全家生活重担由母亲一人承担。当时家庭经济条件拮据,温饱问题常需精打细算,母亲靠打零工、做手工维持生计,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格外艰苦。
尽管生活艰难,于和伟却自幼对文艺产生浓厚兴趣。童年时期,邻居家的黑白电视成为他接触表演的窗口,每当播放戏曲、电影片段,他总会凑在一旁观看,模仿剧中人物的动作与台词。

这种兴趣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沉淀,高中时期,他萌生了报考艺术院校、系统学习表演的想法,但高昂的学费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障碍 —— 当时家中根本无力承担艺术院校的开支,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需节俭度日。
为实现梦想,于和伟开始一边备战高考,一边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在餐馆端盘子、街头发传单、工地做小工等工作都曾涉足。姐姐们得知他的志向後,也纷纷缩减个人开支,将省下来的钱支援他。

1992 年,21 岁的于和伟终于凭借努力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成为家中第一个大学生。初到上海,陌生的方言、南北文化差异以及紧张的生活费,让他面临诸多挑战,每逢假期,他仍需通过兼职赚取学费与生活费,四年大学生涯始终在忙碌与奋斗中度过。
七年龙套生涯
大学毕业后,于和伟的演艺之路并未立刻迎来曙光。受限于行业竞争与自身知名度,他在长达 7 年的时间里主要以龙套角色活跃于影视圈 —— 有时是剧中没有名字的路人甲,仅有几秒镜头;有时是台词不超过三句的小配角,戏份拍摄完成后便很少有人记得。

这段时期,他的收入微薄,只能在北京市区租下一间潮湿的地下室居住,冬季没有暖气,只能靠热水袋取暖;夏季闷热潮湿,洗过的衣服晾晒多日仍难干透。
即便如此,于和伟从未放弃对表演的追求。每次进入剧组,他都会提前到达片场,观察主演的表演细节,记录角色塑造的技巧;没有戏份时,他会坐在角落研读剧本,反复琢磨哪怕只有一句台词的角色心理;遇到前辈演员,他会主动请教表演经验,将学到的知识整理成笔记。

这种积累在 2010 年迎来转折,他获得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饰演刘备的机会。为塑造好这一经典角色,他查阅《三国志》《后汉书》等史料,分析刘备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性格变化 —— 早年颠沛流离时的隐忍、三顾茅庐时的求贤若渴、建立蜀汉后的稳重威严,都通过细腻的表演呈现出来。
该剧播出后,于和伟饰演的刘备获得观众广泛认可,他也凭借这一角色逐渐在演艺圈站稳脚跟。此后,他开始接到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邀约,从古装剧到现代剧,从正面人物到复杂反派,每一个角色都经过精心打磨。

例如在电影《坚如磐石》中,他饰演的商人黎志田,将人物的狠辣与内心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他塑造的陈独秀,展现出新文化运动先驱的理想与彷徨,这些角色的成功,为他积累了扎实的行业口碑。
张艺谋的预言
于和伟与导演张艺谋的交集可追溯至 20 多年前。当时,尚未成名的于和伟在张艺谋执导的一部电影中担任龙套演员,负责在背景镜头中站位,偶尔协助剧组搬运道具。尽管戏份微不足道,他却始终保持专注 —— 提前熟悉拍摄流程,仔细观察主演的走位与表情,甚至在休息时对着镜子练习简单的肢体动作。

这股认真劲儿被张艺谋注意到,他曾私下对剧组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年轻人不浮躁,肯沉下心琢磨细节,未来在表演上一定能有所成就。”
多年后,两人在 2019 年拍摄电影《坚如磐石》时正式合作,于和伟在片中的表现超出预期,将角色多层次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张艺谋在片场多次对团队称赞他的演技,后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更给出高度评价:“于和伟是中国最好的演员,没有之一。”

这一评价在行业内引发关注,因为张艺谋素来以对艺术要求严苛著称,极少对演员作出如此绝对的肯定。而于和伟此后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 从《觉醒年代》到《沉默的荣耀》,他持续产出高质量作品,演技得到观众与专业机构的双重认可。
此次《人民日报》的高频报道,不仅是对其当下作品的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来坚持表演初心、打磨专业能力的认可,也让张艺谋早年的预言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