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戚薇李承铉的死循环:越擦边越红,越红越没底线

一个敢说,一个敢播。

搞得观众都有点不敢看了。

这一幕发生在《初入职场·中医季》的镜头前。

李承铉问了一句,“性生活的部分是哪个系统在管?”

后面紧接着补了句更直白的,说自己欲望太强,想找中医调理降一降。

韩国人都开放到这个程度了吗?

当然,这跟哪国人没关系,这跟某个人有关系。

他们两口子一个样,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去年,戚薇就曾自己爆料说二胎是生理期最后一天怀上的。

现在李承铉又自爆自己的“性欲”,他们俩这是要把下三路博流量的手段用到极致?

这对夫妻的综艺履历,简直是一部“私密话题进阶史”。

2019年上《我家小两口》,戚薇还只敢说“李承铉睡前要抱我”。

2021年《披荆斩棘的哥哥》成团夜,两人跳热舞时鼻尖贴鼻尖、手摸肩膀,已经让观众觉得“过火”。

到了2024年末跨年晚会,戚薇含着棒棒糖喂李承铉,台下何炅张谢娜都看傻了。

诱惑是诱惑,但低俗也是低俗。

可这算什么呢?

这场景被骂“公开处刑”,照样稳稳冲上热搜第一。

这对夫妻的公开互动尺度逐年升级。

这样的“爆点”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能精准变现。

他们的合体报价从2019年的500万/场飙到2025年的2000万/场。

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这甜头,岂是一个棒棒糖能够比的?

一个道具、几句话,就将商业价值拉升四倍,那点羞耻感算什么呢?

流量变现的甜头,让这对夫妻在“秀恩爱” 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越偏。

戚薇的直播更狠,李承铉偶尔去当“质检员”,试用口红被截成表情包。

#李承铉被迫卖艺#话题一爆,单场销量直接涨180%,全年GMV破50亿。

其实,这俩人曾经也是靠作品吃饭的。

戚薇当年凭《夏家三千金》里的夏友善圈粉,那股狠劲儿至今有人讨论,《外滩十八号》更是街知巷闻。

李承铉2003年在韩国以T.A.K.E组合出道,《BABY、BABY》连霸四周榜单冠军。

2007年一部《会有天使替我爱你》让我们的观众记住了他。

转折点出在婚后。

李承铉选择退居家庭做了6年全职奶爸,错过了演艺事业的黄金上升期。

戚薇虽然继续拍戏,但随着年龄增长,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圈逐渐失去优势。

当然,戚薇涉足影视制作、时尚品牌、电商等多个投资领域,甚至押注新兴科技公司这些让她们的资本持续增长。

只是,谁会嫌钱多呢?

演员之路遭遇瓶颈,投资领域不敢大举进军,综艺成为最优解。

2021年李承铉靠《披荆斩棘的哥哥》翻红,戚薇立马嗅到商机,夫妻俩开始“捆绑营业”。

从《我家小两口》到《爸爸当家第三季》。

再到2025年的《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综艺邀约排到明年,可内容越来越跑偏。

一开始还藏着掖着,撒点“夫妻互怼”的糖。

后来发现,越私密的话题越有流量。

在西班牙录节目,俩人逛成人用品店的片段全程播出。

戚薇对着镜头笑:“这里有的我们都有。”

采访被问手机相册里有啥,李承铉挑眉,戚薇接话:“有不能公开的视频哦。”

网友给他们起了个外号,“电报夫妇”——意思是啥都敢往外发。

2025年《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里,戚薇自己都说:“再这么腻歪下去,大伙儿该看腻了。”

可身体很诚实,转头就在跨年晚会上演“棒棒糖名场面”。

为啥停不下来?因为流量太香了。

平台需要低成本高流量的内容,他们需要热度,正好一拍即合。

2019年之前,李承铉“全职奶爸”的人设圈了大波好感

戚薇“女强人”配“软萌老公”的组合也新鲜。

现在打开他们的热搜,十有八九是擦边话题。

这事,看多了会腻,你自己做多了也会累、会吐啊。

其实,李承铉在《披荆斩棘的哥哥》证明过,只要有好作品,观众愿意买账。

戚薇投资眼光不错,要是真敢把钱砸进影视制作,说不定能当第二个“柠萌影业老板娘”。可他们偏选了最省力的路。

靠私密话题换流量,用流量换代言,再用代言钱养团队,形成恶性循环。

这几年影视圈整顿,片酬降了,剧本少了,好多演员都往综艺跑。

毕竟风险小、来钱快。

只是老是用这样的招数,显得很LOW。

流量这东西,来得快,去得更快。

等哪天观众连骂都懒得骂了,那些2000万的出场费、50亿的GMV,也就都成了泡影。

到时候再想捡回演员的本分,恐怕早就没人给机会了。

等年纪再大点,你那些“性事”谁愿意再听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戚薇李承铉的死循环:越擦边越红,越红越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