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原创 万万没想到,杨振宁的离世将社会的“人情冷暖”,体现得淋漓尽致

杨振宁的突然离世,让很多人感触很大。

明明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就离开了。

看着不真实的样子,也让大家看清一些事。

没想到生前被骂,因为感情,离世后却被网友不停的夸。

一、难得的婚姻,被骂的感情

103的高龄,是很多人羡慕的长寿年纪,也是一个可能会随时离开的年龄。

他103岁生日的时候,邀请了自己亲朋好友过来庆祝,举办了一个小型温馨的派对。

大家没想到的是,当他和家人朋友,开开心心在庆祝的时候,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就传来他因病离世的消息。

他离世后,让很多网友才开始慢慢的了解,之前对他误会有多深。

先来说说遭受众多网友谩骂的一段感情,被纷纷说他人品不端。

这段感情被很多人怀疑,甚至是嘲笑跟讽刺。

那会他82岁的年纪迎娶了一位只有28岁的小姑娘,那就是翁帆。

当消息出来的时候,网友们就在评论区吵起来了。

大家都在说他老牛吃嫩草,是在霍霍小姑娘什么的。

当然也有说他老婆的,肯定是图钱的,两人的婚姻应该维持不久,估计两三年就离婚了。

姐弟恋可以接受,大叔恋上小妹妹也理解,可爷孙恋这就太夸张了,宝宝们真的接受不了。

网友们觉得他们之间是没有真爱的,还讽刺他是不是老糊涂了,搞科研的人都很聪明的,怎么就那么不清醒了。

有些网友觉得老了想找个伴可以理解,也是很赞同,起码找个年纪相仿的吧。

即便要年轻的,找个五六十岁的也行啊,怎么就找一个可以做孙女的小女孩呢。

有网友就反驳了,说人家可能是一场交易,他这么老哪有爱情,就看个养眼罢了。

还有就是估计是说只要好好陪伴他,等他离世后,会给他一笔钱,各取所需而已。

可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当大家去网上一查,这爷孙恋还没分,真的是妥妥的打脸了。

后来很多网友就去扒了扒他们的相识,看起来很纯粹,才发现这段婚姻并没有那么杂质。

他的妻子是一位大学老师,起初第一见面是在学术的接待,那会他的前妻还健在。

后来前妻生病去世了,翁女士就写信安慰他,这让彼此有了联系。

相差了50多岁,但并不影响彼此的交流,反而更加的融洽。

他们相濡以沫20多年,在生日的这一天,两人的亲密互动,

把一些曾经不看好的网友,硬是红了眼眶,流下眼泪。

他喜欢上妻子的勤奋好学,还会照顾人,对方更是欣赏他的幽默跟聪明。

如果翁帆是为了钱的话为什么还会和杨振宁一起为学校捐款?

这些细节不是不爱,而是爱的保护。

80多岁的老人,依然为另一半花心思,记住对方的爱好。

在他用毛笔写写字的时候,妻子就在一旁帮忙,两人配合得很默契,

可见平时在家的习惯和日常。

网友们觉得这段感情是利益,是离谱,

他们在背后嘲笑,被骂了半辈子的他,再次因为感情,令网友们动容。

在这个生日里,也就是他离世前的一些场景细节,让网友们进入夸夸模式。

二、不爱国的骂名,误解该停了

关于他的工作,也有不少网友误解他,

尤其是说他在美国享福,年纪大了以后就回来中国养老,享受国家医保的话。

那时候中国比较困难,他持着美国的护照在那里发展,被很多网友说不爱国。

这个误解被骂了很多年,他也没有出来澄清,大家也不了解这些年都在忙些什么。

他持有美国国籍的这些年一直努力的搞科研,

那里的实验室很好,能够更好的工作,还完成了多项中美科研的合作。

他将近90岁的高龄选择回国,并不是为了享受医保,而是继续贡献给国家,

自费大量金额建设了实验室。

还有一点,也挺让人佩服的,当时清华学校给他开了百万年薪,他是直接退回了。

那些网友骂他不爱国,可他却用自己的方式在默默付出。

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很骄傲的事,怎么就被骂了。

回国后,他本可以好好享福的,可80多岁的年纪却在努力的干活。

他知道,在这里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年轻少年,他们也是一群爱好研究的孩子。

于是他打造研究基地,引进了一些顶尖的学生,每周都会来给大家讲课,时间都是在90分钟。

当大家在评论区议论他哪里不对的时候,人家80多岁还依然在做出贡献,努力在讲课。

三、评论区清屏了,一路走好

10月18日,是他的生日,也是他离世的日子,这是种悲喜交叉的痛心。

很多人都在悼念他,可还有很多网友误解他,

希望大家可以去读一读他的经历,才会发现很多人欠他一个道歉。

10月19日,他的妻子发文表示,称他离开的时候一定是很欣慰,也很安详。

因为没有遗憾,在他的余生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她发了一首诗,称是先生快要90岁的时候写的,本来是英文版本的,她翻译出来了。

整个篇幅不长,可是字字句句都是情怀,为了人类的进步,他一直在奋斗跟努力,他一生很满足。

她在最后还说,有先生的陪伴,觉得自己很幸运,还提到小王子这本书。

说他会化成天上的一颗星星,想念的时候就抬头看一看,也可以鼓励自己,是一股自强不息的力量。

10月19日,在清华大学里,为了悼念杨先生,还在学校的高研院设立了缅怀室。

从视频可以看到,门口有很多师生在排队,都排到了大马路边,那天的天气很好,墙壁上都是阳光。

排队人都很有秩序,一个一个的进入到里面鞠躬献花,可以看到里面都堆满了菊花。

在排队的人群中可以看到,不仅有老师还有学生,还有一些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人,可依旧会前来悼念。

如今杨先生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大家,从前的言论也没有意义。

评论区也清屏一下,多发一句,一路走好,比什么都珍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原创 万万没想到,杨振宁的离世将社会的“人情冷暖”,体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