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明星档期太满,顶流艺人请不起?没关系,“一日店长”的风早已悄然吹进了新生代艺人的圈子。从选秀遗珠到综艺熟脸,从新生代演员到跨界偶像——这群在娱乐圈尚未爆红的年轻人,正借助“一日店长”这一身份实现完美破圈。线下空间成为他们的新舞台,而“一日店长”不仅是一场身份体验,更逐渐演变为娱乐圈中一种新的营业方式。
近年来,一种融合娱乐与商业的新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商场中的奶茶店、咖啡馆、书店乃至火锅店,纷纷出现这些年轻艺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系上围裙,亲手调制饮品、热情接待顾客、积极与粉丝互动,仿佛真正化身成为店员中的一员。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明星短暂的作秀,还是娱乐营销迎来了新赛道?
新生代艺人为何成为“一日店长”主力军?
对商家而言,新生代艺人的出场费用价格亲民且配合度高,自带粉丝基础又能避免顶流带来的安保压力。
在当下注重性价比的商业环境中,品牌方的营销预算变得更加精打细算。一家中等规模的奶茶店,邀请顶流明星可能需要花费数百万,而邀请一位有一定粉丝基础的新生代艺人,成本可能仅十分之一甚至更低。这对于预算有限的品牌来说,无疑是更明智的选择。
同时,这些艺人的粉丝群体虽然规模不及顶流,但往往更加忠诚和专注。他们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客流和销量,而不会引发大规模拥堵等安全隐患。这对于需要正常运营的实体店铺来说尤为重要。
对初入娱乐圈的艺人而言,这是绝佳的曝光机会,既有商业价值又能立接地气人设。
而对于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艺人来说,曝光度就是生命线。“一日店长”活动既能获得经济回报,又能够增加媒体曝光,展示自己亲和的一面,打破明星与普通人之间的隔阂。
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能够帮助艺人拓展商业价值,证明自己的带货能力和粉丝号召力,为未来争取更多代言和商业合作增加筹码,毕竟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每一个展示商业价值的机会都至关重要。
新生代艺人店长图鉴:谁玩得最出圈?
例如以扎实科班功底为背景的张镐濂,在尝试通过专业能力逐渐积累名气的同时,公司也在以这种方式帮他扩大路人盘,以此助力其演艺发展。
作为星二代,他接受了系统的表演与舞台训练,通过参与《亚洲超星团》等节目成功出道。节目结束后,他借助线下活动进一步扩大曝光,比如在某潮流品牌的快闪店中以“一日体验官”的身份出现,运用自己的专业审美提供造型建议,并通过互动环节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此外,他也通过vlog、直播等方式分享幕后日常,逐渐强化“专业”与“亲近”的形象。这一连串的举动,从长远发展来看或许能进而反哺他的演艺事业。
还有《青春有你》第三季选手梓渝虽未能最终成团出道,但他却凭借清新呆萌的外形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基础。节目结束后,他并未沉寂,而是积极尝试多种方式与公众保持互动,持续经营自己的演艺事业。在今夏他还未爆火时,就经常在不同的店担任“一日店长”。
此前他在某知名奶茶品牌担任“一日店长”的活动中,不仅亲手制作饮品、热情服务顾客,还主动与到场的每一位粉丝合影留念。这类接地气的线下曝光不仅巩固了原有粉丝的支持,也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触达更广泛人群。
此外,凭借在多部热门综艺中的表现积累了高人气的董又霖,在某时尚店担任“一日店长”时则展现出了出色的商业头脑和沟通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董又霖在活动后仍然与该品牌保持合作,成为了其长期代言人,真正实现了从“一日店长”到“长期伙伴”的升级。
去年上海某快闪店邀请到了宋雨琦担任一日店长。她亲自为顾客“打包食物玩偶”,这一互动场景至今仍在不断被转发,助推该快闪活动在小红书平台收获总计超过100万次的话题点赞。
今年2月,知名珠宝品牌邀请品牌大使王安宇以“一日店长”身份惊喜现身,在接受采访时,王安宇坦言自己特别偏爱有寓意、有个性的配饰,“有很多让人发挥个性的空间,可以叠搭,也可单独佩戴。”他现场DIY的手串十分酷炫,为此粉丝们纷纷直呼“想拥有同款”!
那么,为什么仅仅一场“一日店长”活动,就能让粉丝们如此热情,甚至愿意为其同款买单呢?
为什么粉丝愿意为“一日店长”买单?
首先就是亲密体验的稀缺性。在娱乐产业高度工业化的今天,明星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往往被严格管控。握手会、粉丝见面会等活动虽然提供了一定的互动机会,但往往这些活动更流程化、商业化,缺乏真实感和自发性。
“一日店长”则不同。粉丝能够看到偶像系着围裙、手忙脚乱地制作饮品的样子,能够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微表情和小动作,甚至有机会进行简短的交流。这种亲密感和真实感,对于渴望与偶像建立真实连接的粉丝来说,具有无可替代的吸引力。
有粉丝表示:“在演唱会上,偶像距离我很远;在握手会上,时间又太短暂。但当他在店里为你做奶茶时,你能静静地观察他十分钟、二十分钟,这种感觉很特别。”
其次就是参与成长的成就感。新生代艺人的粉丝往往有一种“陪偶像一起成长”的心态。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支持直接关系到偶像的事业发展。参加“一日店长”活动,购买偶像推荐或亲手制作的产品,就是支持偶像商业价值的最直接方式。
粉丝们明白,一个能够带来实际销量的艺人,更容易获得品牌的青睐和更多的工作机会。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情感需求,更是一种有意识的事业投资。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群归属的认同感。粉丝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归属感和社群认同的。参加“一日店长”活动,与其他粉丝面对面交流,共同等待偶像的出现,这种集体体验不仅强化了社群纽带,还增强了粉丝的认同感。
活动现场往往成为粉丝交流的聚会,许多人通过这类活动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进一步加深了对粉丝社群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这种社群体验,是线上互动无法替代的。
“一日店长”模式为商家、艺人和粉丝三方都提供了独特价值:对商家而言,这是一种高性价比的营销手段;对艺人而言,这是展示多元价值的机会;对粉丝而言,这是亲密互动的新方式。
随着这种模式的持续发展,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新形式:可能会出现“一周店长”甚至“一月店长”,让艺人有更深入的学习和体验;也可能出现多个艺人合伙担任店长,从而产生有趣的化学反应。
无论未来如何发展,“一日店长”已经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是一阵风潮,而是娱乐与商业结合的一种新探索,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可能:如何在小众市场找到大众机会,如何将短暂的热度转化为长期的价值。
总而言之, “一日店长”为这些新生代艺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试验场,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放下明星光环,用最直接的方式检验自己的人气、磨练艺能之外的技能。而对市场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发现潜力股的另类甄选方式?下一个从店长柜台走向顶流宝座的会是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