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笑声淬毒的公主裙:跑男现场如何将贾玲逼成喜剧祭品

你有没有在综艺里见过最让人血压飙升的名场面?那个让全网观众集体摔遥控器的瞬间,那个让无数人深夜发朋友圈质问"凭什么"的片段,那个至今想起来都让人拳头硬了的尴尬现场——没错,我说的就是跑男史上最令人窒息的五分钟。

当节目组把贾玲推上"公主"席位时,谁也没想到这场精心设计的"反转"会演变成教科书级的职场霸凌现场。陈赫掀开帘子的瞬间,瞳孔地震般后退三步,双手死死抓住头发发出土拨鼠尖叫,整个人像被按了倒退键似的疯狂后撤。贾玲刚扬起标志性的梨涡笑容,那句"骑士来啦"还没说完,就硬生生被陈赫的"你别过来"钉在原地。

更魔幻的是现场此起彼伏的笑声。当贾玲用"公主有各种形状"自嘲解围时,陈赫突然跪地抱头哀嚎"我不信",活像看见哥斯拉登陆的绝望市民。邓超那句"稍微有点过了"的提醒,在满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起哄声里,微弱得就像台风天里的火柴光。

这哪里是综艺效果?分明是活体演示什么叫"集体霸凌的145种方式"。节目组把AB、张天爱这些标准美女排着队亮相,最后突然甩出贾玲这张"王牌",摆明了就是要用外貌落差制造戏剧冲突。当陈赫的嫌弃三连击遇上其他嘉宾的哄笑伴奏,整个画面瞬间幻视校园食堂里被掀翻餐盘的胖女孩。

最诛心的是那句"公主有各种形状"。贾玲说这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可仔细看就会发现她攥着裙摆的手指关节都发白了。这个在喜剧界杀出血路的姑娘,不得不用自嘲来化解四面八方的恶意,就像被迫参加自己葬礼还要负责讲段子的苦主。

我们总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但什么时候开始,把别人的伤口当笑料成了行业潜规则?节目组把贾玲塞进公主裙时,难道没想过这跟逼着瘸子参加田径比赛有什么区别?当陈赫把嫌弃演成连续剧时,制作团队难道没意识到这已经超出综艺效果的范畴?

更讽刺的是原版Running Man的处理。宋智孝被安排扮丑时,成员们集体冲上去拥抱安慰;李光洙遭遇外貌调侃时,大家会默契地转移话题。所谓"综艺感"从来不是靠践踏尊严来制造,真正的幽默应该像棉花糖,甜而不腻地包裹所有参与者。

看看贾玲这些年遭遇的"特殊待遇"吧:发布会永远站在最边上,红毯造型被嘲"像移动的帐篷",就连吃口蛋糕都要被做成表情包。这个用才华杀出重围的喜剧女王,却始终被困在"搞笑丑角"的人设牢笼里。当她在《你好李焕英》片场瘦到脱相时,多少人惊呼"贾玲怎么不搞笑了"——原来在某些人眼里,胖才是她唯一的喜剧价值。

这让我想起某位脱口秀演员的控诉:"他们说我像充气娃娃,我笑了;他们说我该去代言游泳圈,我笑了;可当我想演爱情戏时,所有人都不笑了。"当贾玲在《热辣滚烫》里减掉半个自己,某些人突然发现,原来他们从没准备好接受一个"不搞笑"的贾玲。

回到那个令人窒息的录制现场,最细思极恐的是围观者的沉默。当陈赫持续输出外貌羞辱时,其他嘉宾或低头憋笑或眼神闪躲,仿佛集体患上了选择性失明。这种"看破不说破"的默契,恰恰构成了职场霸凌最坚固的保护壳。

我们总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可当贾玲被推上审判席时,节目组的运镜、剪辑师的取舍、宣发团队的热搜词,哪个不是往天平上加码的砝码?那个#陈赫贾玲反差萌#的热搜话题,简直是把受害者的伤口包装成娱乐消费品。

值得玩味的是舆论场的双标狂欢。当男明星发福被夸"幸福肥",女艺人但凡腰围涨一寸就要被群嘲;当沈腾在综艺里躺平摆烂被赞"真实",贾玲多喝口水都要被做成"暴饮暴食"的鬼畜视频。这种藏在笑声里的性别暴力,比明目张胆的歧视更可怕百倍。

更令人后背发凉的是,这种"外貌羞辱产业链"早已渗透进每个普通人的日常。地铁里对着胖女孩指指点点的中学生,年会上把"公司河马奖"颁给女同事的油腻领导,家族群里转发"好女不过百"的二舅妈...当我们对着屏幕里的贾玲皱眉时,是否也该照照自己心里的那面镜子?

那个穿着公主裙站在聚光灯下的贾玲,何尝不是每个被body shame折磨的普通人?节目组精心设计的"美丑对照组",本质上和商场里"瘦子通道""胖子通道"的恶搞标识没有区别。当陈赫的嫌弃表情被慢镜头反复播放,等于向所有观众灌输"胖=可笑"的扭曲价值观。

这场闹剧最悲哀的注脚,是贾玲事后采访时的回应:"可能我长得就比较有喜剧效果吧。"这句话像把钝刀扎在心上——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难堪,才能把伤害内化成自我调侃的素材?当社会把某个群体的伤痛做成爆米花娱乐时,我们与古罗马斗兽场里喝彩的观众有何区别?

如今重看这段视频,弹幕里飘过的"陈赫真性情""贾玲都不介意你们急什么"依然刺眼。这些看似中立的评论,完美演绎了何为"平庸之恶"。就像校园暴力发生时,那些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旁观者,本质上都是施暴体系的共谋者。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观众开始觉醒。当节目组试图用"好友互怼"洗白时,年轻人开始追问:"为什么贾玲需要不断证明自己值得被尊重?"当制作方用"综艺效果"当挡箭牌时,00后们犀利反击:"幽默不该是霸凌的遮羞布!"

这场持续发酵的讨论,早已超越单个综艺片段的意义。它像面照妖镜,照出了娱乐圈根深蒂固的外貌歧视,照见了社会对女性身体的规训苛求,更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那个举着打分牌的"审判者"。下次当你准备笑出声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笑声里,有没有藏着伤人的玻璃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笑声淬毒的公主裙:跑男现场如何将贾玲逼成喜剧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