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消息,应中方邀请,朝鲜外相崔善姬将于9月27日至30日访问中国,展开其本月第二次访华之行。
本月初朝鲜领导人访华并出席九三大阅兵期间,崔善姬也跟随来到中国,但她当时并没有与中方高层单独举行会晤,行程以陪同为主。
前言
2025 年 9 月 27 日,朝鲜外相崔善姬搭乘的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是她本月内第二次踏上中国土地。
距离 9 月初陪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出席中国九三大阅兵仅过去三周,崔善姬便以 “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 的独立身份再度访华,为期四天的行程涵盖多场高层会晤,这种密集的外交互动在近年中朝关系中十分罕见。
国际舆论普遍注意到,此次访华正值朝鲜劳动党建党 80 周年阅兵式倒计时两周,而崔善姬此行的核心,正是落实金正恩交付的特殊任务 —— 统筹协调中方参与阅兵事宜,并为潜在的半岛和平对话铺路。
月初的首次访华,崔善姬的角色更偏向 “战略陪同者”。当时金正恩访华的核心议程是与中方敲定半岛局势应对、双边合作等宏观方向,崔善姬全程参与活动协调,并未单独与中方高层展开议题磋商。
这种安排符合中朝高层互动的常规模式:最高领导人定调大方向,外交团队后续跟进落实。
但此次随访为后续任务埋下伏笔,朝中社在报道中特别提及 “双方就重要双边议程及地区问题达成共识”,暗示已有待落地的具体事项。
主要目的
而短短三周后,崔善姬的单独访华则完成了角色切换,中国外交部提前两天官宣行程,明确其将与王毅外长举行双边会晤,从 “随行人员” 到 “核心执行者” 的转变,凸显任务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金正恩交付的首要任务,是敲定中方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 80 周年阅兵式的规格与细节。
10 月 10 日的阅兵式是朝鲜今年最重要的政治活动,80 周年的时间节点使其承载着对内凝聚共识、对外展示国际支持的双重意义。
此前俄罗斯已确认将由梅德韦杰夫出席,中方的参与规格因此成为外界衡量朝鲜国际支持网络的关键指标。
崔善姬需在会晤中精准传递朝方期待:既希望中方派出与俄方对等的高规格代表团,以彰显中朝战略协作,又需兼顾中方外交日程的实际安排 ——10 月底 APEC 会议、G20 峰会等多边活动已占据中方高层行程,元首级出访可能性极低。
她的核心工作是在 “仪式需求” 与 “现实可行性” 之间寻找平衡,推动中方派出副总理或政治局常委级代表团,实现 “既保面子又合情理” 的外交效果。
任务的第二层内涵,是借高层互动为半岛和平对话铺路。就在崔善姬访华前夕,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联合国大会提出 “END 进程”,以 “交流、关系正常化、无核化” 三阶段方案重启对朝对话,这一与以往强硬立场截然不同的表态,让半岛局势出现微妙转折。
而金正恩此前已公开释放对美朝峰会的开放态度,提及 “对特朗普有着良好的回忆”,暗示愿在放弃 “无核化前置要求” 的前提下对话。
在这一背景下,崔善姬需向中方传递朝鲜的对话底线与战略诉求,尤其是在 “双轨并进” 思路下协调立场 —— 中方一贯主张并行推进和平机制构建与无核化,而朝方更强调先解决安全保障问题。
她需争取中方在未来多边磋商中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同时为可能的美朝非军事区会面提前与中方通气。
外部安全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凸显任务的必要性。9 月以来,美日韩在半岛周边的联合军演频次显著提升,美军 “里根” 号航母战斗群进入朝鲜半岛东部海域,F-35 战机密集起降演练,韩国军方则试射了射程覆盖朝鲜全境的 “玄武 - 5” 导弹。
这种军事威慑让朝鲜更迫切需要通过外交动作展示战略后盾,崔善姬在访华前接受朝鲜中央通讯社采访时强调 “孤立无援的时代早已过去”,隐晦指向中朝俄的协作潜力。
而中方近期的外交动作也提供了契机:王毅外长 24 日向朝方发出和平进程磋商请柬,平壤 24 小时内即积极回应,这种高效互动为崔善姬落实任务创造了良好氛围。
默契配合
此次访华的行程安排围绕任务精准展开。根据中方通报,崔善姬首日便与王毅举行闭门会谈,双方议题涵盖 “中朝首脑共识落实”“半岛局势协调” 等核心内容,会谈时长较常规外交会晤延长近一小时。
次日,她还将与中国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举行工作会谈,细化阅兵式出席人员接待、行程安排等具体事宜。
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朝方已提交初步方案,希望中方代表团在阅兵式后与朝鲜劳动党高层举行双边会谈,进一步对接经济合作与安全协作议题,这与金正恩 “以政治互动带动务实合作” 的思路高度契合。
国际社会对此次互动的关注度持续攀升。韩联社实时追踪崔善姬的行程动态,分析称其任务 “直接关系半岛对话窗口的开合”。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密切关注中朝互动”,但未透露美朝沟通的最新进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则强调 “中俄朝协作是半岛稳定的压舱石”,呼应梅德韦杰夫出席阅兵式的安排。
韩国政治学者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指出,崔善姬的双重任务本质是 “借阅兵聚共识,以共识促对话”,朝鲜正试图通过巩固对华关系,掌握半岛局势的主动权。
中方在回应中延续一贯立场,外交部发言人强调 “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坚如磐石,中方始终支持半岛和平对话进程”,既肯定双边关系,又明确和平解决的核心方向。
这种表态为崔善姬落实任务提供了基础,既未回避朝方对高规格出席的期待,也重申了中方对对话的重视,符合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的外交原则。
事实上,中朝在务实领域的合作已为政治互动铺垫:今年前 8 个月,中朝贸易额同比增长 18%,中方对朝粮食援助与能源合作稳步推进,这种利益绑定让双方在战略协调上更具默契。
目前,崔善姬的访华行程已进入核心磋商阶段,阅兵式出席规格与对话协调细节仍在敲定中。
外界注意到,中方尚未公布具体出席人选,但外交部在回应中提及 “将根据惯例妥善安排”,暗示正积极回应朝方诉求。
随着 10 月 10 日的临近,以及 APEC 峰会前美朝互动的可能性增加,崔善姬此次肩负的特殊任务,正成为影响半岛局势走向的关键变量。
结语
从陪同随访到独挑大梁,崔善姬九月的两次访华行程,勾勒出朝鲜外交的清晰脉络。金正恩交付的任务,既是对中朝关系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朝鲜应对半岛复杂局势的战略布局。
在多方力量交织、对话契机显现的当下,这场密集的外交互动能否推动半岛局势向缓和方向发展,仍有待后续动作的进一步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