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成好,销路更旺!我家那几亩软儿梨和桃子,搭上冷链快车,直接卖到了上海哩!”刚跳完舞蹈《乡村振兴》的甘肃省皋兰县什川镇村民谭金梅,脸上笑开了花,“外地的客商都主动上门,点名要糖分足的冻梨。这回丰收节,咱们还得加把劲,让村里的好东西走得更远!”
9月23日,甘肃在什川古梨园——这片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千年宝地举行庆祝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省级主场活动。万亩梨园中,绿果压枝,笑语盈田。
农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王朋 摄
舞台上,舞蹈《丰收中国》节奏欢快,独唱《梨花院落我的家》乡情绵长,全是乡亲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唱得出新农民的精气神,也舞得出新农村的烟火气。再看非遗展演区,兰州鼓子一响,铿锵有力;太平鼓一起,气势恢宏,还有连枷、驴夹板、撇板等一件件老农具展示着传统农耕文化。
国家级非遗——兰州太平鼓表演现场。王朋 摄
“七八岁的娃娃穿戏服、上铁架,五米高空稳稳立住。”省级非遗“铁芯子”的市级传承人魏怀堂边说边比画,“我们在庆祝今年丰收节的同时也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又好吃又有趣,感受到农户们的热情了。”专程从兰州市区赶来的舞蹈老师说。除了看表演,乡村特色美食品鉴区里,炸得金黄酥脆的洋芋盒子,甜香扑鼻的皋兰月饼,热气腾腾的和尚头牛肉面……地道小吃让人挪不动脚。吃饱喝足,人们还能加入“徒手搓玉米”“蔬果套圈”等农趣游戏,大人小孩齐上阵,沉浸式体验农夫的乐趣。
趣味农事活动。周桐 摄
农民画展区也被围得水泄不通。一幅幅画色彩饱满、内容鲜活,勾勒出庄稼人对美好日子最朴素的想象。甘肃省农民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存弟表示:“农民画贴近生活,表达农民的希望与愿景,深受大家喜爱。我们正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和美乡村建设添彩。”
在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区和“甘味”农产品展销区,60多家企业、合作社带来200多种特产,琳琅满目。“云端助农”直播同步开启,农民网红直面屏幕,为特色农产品插上“数字翅膀”。
“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每场农民丰收节,都是对土地和农民的赞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甘肃共举办530多场庆祝活动,线上线下超200万人参与,其中八成是农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见习记者 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