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新华走笔丨回望野猪殿

最近,赵艳老师登上央视《开门大吉》的消息在我朋友圈不断刷屏。通过视频,倾听赵艳老师的讲述,看到李祖清老师与主持人的连线,我又想起野猪殿,想起那个书声琅琅的校园。

这是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小学(2024年3月27日摄)。组图均为陆波岸 摄

野猪殿是一个地名,即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村。这是都庞岭余脉莽莽大山间的行政村。都庞岭是南岭山系“五岭”之一,主体横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和湖南永州市道县、江永县交界处,山体一般海拔1400米,主峰韭菜岭海拔2009.3米,为五岭第二高峰。

2016年3月22日,在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村,李祖清老师的爱人赵德花在家门口帮他穿戴假肢。

因村而得名的野猪殿小学就坐落在这峰峦叠嶂之间。学校有一位老师叫李祖清,他生长在野猪殿村,19岁起在这片大山中教书。1981年,他在一次家访归途中被毒蛇咬伤右脚。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他没能好好治疗,导致小腿肌肉萎缩、骨骼坏死,最终只能截肢,落下终身残疾。

但是,如山石一样倔强的李老师,没有因为残疾而让自己的事业荒废。他戴着假肢,几乎走遍了野猪殿村每一个教学点,从这所学校调到那所学校,年复一年守望着大山孩子的求学梦。2015年11月,李老师年满60岁光荣退休。因为没有新老师愿意到这片大山中来教书,他接过返聘书,回到野猪殿小学的讲台上。

2016年3月22日,在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小学,李祖清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2016年3月22日,怀着对李老师的敬仰,我来到野猪殿小学。校舍是一排砖木瓦结构的老房子。李老师敲响上课钟后,拿着课本走进教室。他声音洪亮,课上得激情飞扬,开裂的老花镜后面,双目炯炯有神。领读课文时,抑扬顿挫;讲解问题时,深入浅出;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时,一脸严肃;表扬学生时,满脸笑容。

学校没有食堂,李老师中午放学后要回家吃饭。他家离学校不远,走路20分钟左右,但是需要经过一段山涧水淌过的路段。当时,山里春水初发,哗哗流水从山上一路奔泻而下,漫过了这段路面。两腿健全的人,可以踩着露出水面的石头,一步一跨而过。李老师腿不方便,同行的周运雄老师临时找到一根树枝,一头抓在李老师手里,一头抓在自己手里,助力李老师一步一跃艰难跨过那段路。这段路程深深感动了我。

2016年3月23日,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小学校长周运雄在运学生营养餐食材途中停车查看鸡蛋是否被震坏。

当时,野猪殿小学只有两位老师:61岁的李祖清和58岁的周运雄。周运雄是这所学校的校长。由于李老师右腿不便,到乡政府所在地领取学生营养餐食材的担子自然落在周运雄肩上。

2016年3月23日,在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小学校长周运雄在领取学生营养餐食材后骑行在回学校的路上。

2016年3月23日,一夜大雨,周运雄天还没有大亮就穿上雨衣,骑着摩托车穿越弯弯山路,到25公里外的乡政府所在地领取学生营养餐食材,然后紧赶慢赶回学校给学生上课。

为了学生的营养餐,周运雄每周至少要这么跑一个来回,风雨无阻。那一天,我跟着用摩托车驮运营养餐食材的周校长穿越山路回学校。路上,风急雨骤,他时不时停下车来,整一整被风吹散的雨衣,再查看装在纸箱里的鸡蛋有没有震坏,接着又往前赶路。

2016年3月22日,在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村,野猪殿小学校长周运雄(右)帮助李祖清老师通过被流水淹没的路段。

到学校时,听到摩托车声的李祖清老师迎出来,两位老师一起将这些物品抬到房间里。由于山路颠簸,装在纸箱里的鸡蛋被震坏了不少。周运雄把好的鸡蛋一个个拣出来,洗好留给学生做营养餐。营养餐鸡蛋按学生人数发放,震坏一个就少一个,为了让学生能足量吃上营养餐,周运雄每次都得用自家鸡蛋填补那些被震坏的鸡蛋。

2016年3月23日,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小学校长周运雄(右三)和学生一边烤火一边煮鸡蛋。

下课钟响了,周运雄放下课本,按学生人数把鸡蛋放到锅里烧火煮起来。山里春寒料峭,周运雄和学生围着火炉,一边煮鸡蛋一边烤火,欢声笑语,暖意融融。这幅画面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在默默耕耘的三尺讲台上,还在风雨无阻的弯弯山路间。

2024年3月的一个晚上,李祖清老师在微信聊天中告诉我,野猪殿小学有年轻老师来教书了。这让我兴奋不已,决定再次奔赴近500公里外的野猪殿。3月26日,我从南宁出发,坐动车转班车,用了大半天时间到达灌阳县城。第二天一大早,我驱车直奔都庞岭深处的野猪殿。

掐指一算,整整8年,同样是一个山花绚烂的季节。这一次,我除了看到当年低矮的砖瓦结构教室变成崭新的教学楼外,还看到两位年轻的老师——“85后”李清东老师和“95后”赵艳老师,也看到大山教育的新活力和新希望。

2024年3月27日,在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小学,“85后”老师李清东在给学生上课。

李清东老师家在距学校差不多50公里的灌阳县观音阁乡。2021年9月,他大学本科毕业后,怀着教书育人的理想,来到野猪殿小学成为一名老师。由于离家较远,他平时住在学校,周末和节假日才回家。

赵艳老师是土生土长的野猪殿人,李祖清是她在野猪殿小学读书时的老师。2020年,赵艳大学毕业,回到养育她的野猪殿,像李祖清老师当年教她一样,教着大山里的孩子。每天早上,她从3公里外的家里,骑着电动自行车,穿越树林,穿过村庄,到学校给学生上课,放学了又骑车回家。

“自己淋过雨,所以想帮别人撑伞。”这是赵艳老师好不容易走出大山又回大山教书的理由。作为大山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她深知大山孩子实现梦想的艰辛,当得知养育自己的大山缺乏老师时,她选择了回来。

“我相信,在我们国家还有无数像张桂梅老师一样,像你的老师一样,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老师,可能在很多不起眼的角落,一些山村里面,他们的故事值得被听见,他们值得被我们颂扬。”在《开门大吉》节目中,央视主持人对赵艳说。

拼版照片。上图:在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小学,李祖清老师展示自己书写的“为人师表”(2016年3月22日摄);下图:赵艳老师展示自己书写的“为人师表”(2024年3月27日摄)。

2015年6月16日,我采访了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宁干乡黎明村明屯教学点唯一的老师梁正文。之后,推出了图片报道《山村教师的大山骑行路》。《人民日报》采用这条稿件时配发评论说:“深山里,一个孤独的身影,托举着农村娃们的梦想与希望,日复一日。记不清,曾看见过多少幅类似的画面,听说过多少个相同的故事。然而每一次遇见,都会肃然起敬,都会持久感动……他们平凡,但很伟大。他们孤独,但不会被忘记。”

这是我2012年至今持续走访了广西20多个县区130多所大山学校,拍摄了300多位老师的初衷——让更多大山里的老师被看见,让他们不孤独,让他们不被忘记。

再次回望野猪殿,我又一次想起那些默默在大山中耕耘的老师,又一次想起那些书声琅琅、那些梦想飞扬的校园。(作者:陆波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新华走笔丨回望野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