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原创 演员刘尚娴:我这辈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嫁给了救赎自己的初恋丈夫

话说刘尚娴这个人,大家可能都从老电影里认识她,特别是那部《英雄儿女》里的王芳,演得特别接地气,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她1941年12月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爸妈都是工程师,家里姐妹五个,她排老二。从小家里条件还行,氛围也和谐,她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一直挺拔尖的。

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是按部就班过日子,她本来也没想过当演员啥的,就正常上学,读到高中毕业。没想到1958年左右,因为长得像知名演员田华,被导演姚向黎一眼相中,说她适合演戏,就让她去给田华当替身。那时候她在《风暴》片子里帮忙,第一次接触电影圈,慢慢就对表演感兴趣了。父母那边起初有点担心,这行不稳定,但见她铁了心,也就同意了让她去追这个梦。

1959年,她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在学校里扎扎实实学了几年,毕业后1963年分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刚进厂没多久,就赶上导演谢晋拍《英雄儿女》,王芳这个角色挑了好久没人合适。谢晋在北京电影学院附近转悠时,看到她,觉得外形气质都对得上,就找人打听把她挖过来。那时候她才22岁,经验不多,剧组里有些人还反对用新人。

但她自己知道短板,先去医院把牙齿矫正了,确保外貌贴合角色。之后反复啃原著小说《团圆》,还试着学书里人物的爱好,比如弹吉他啥的。拍摄过程挺苦的,高难度动作戏她咬牙顶下来,1964年电影上映后,大江南北都火了,观众反馈特别好,原著作者巴金也给出高评价。她一下子从替身变成当红女主角,但她没飘,挑选剧本很谨慎,只接那些有质量的。那年她还去前线慰问演出,回来后家庭出了大变故,事业就中断了。

从1966年开始,她息影整整15年,在厂里干些辅助活儿,比如整理道具、场记之类的。原本完整的家庭碎了,周围同事也疏远她,她就这么一步步适应变化。那些年,电影圈人才多,她的位置渐渐没了光彩,但她没放弃对表演的热爱,偶尔翻翻旧剧本,保持状态。低谷期最难熬,但也让她明白很多事儿,比如人情冷暖啥的。

就是在那个时候,她遇到了沈国瑞,他是厂里的录音师,比她大3岁,1955年就进厂了,本来在军区文工团当演员,后来转技术部门。沈国瑞小有名气,但在那特殊阶段,他是少数还愿意跟她打交道的人,帮她干重活,开导她。别人劝他别掺和,怕影响自己前途,他没听,坚持自己的选择。

刘尚娴慢慢察觉到他的意思,但她当时觉得自己情况复杂,不想拖累别人,就委婉表示要调走,归期不定。沈国瑞没退缩,说等她回来再一起。她下放劳动那几年,在基层干农活,扛锄头啥的,挺苦,但她坚持下来。沈国瑞留在厂里,继续录音工作,没变心。60年代末,她终于回厂,两人重逢,顺理成章走到一起,结了婚,还生了儿子沈东。婚后生活不算富裕,但沈国瑞一直陪着她,帮她重建信心。那个年代,很多人婚姻都经不起考验,但他们俩互相扶持,沈国瑞的坚持让她觉得有人靠得住。可以说,这段婚姻成了她后半生的支柱,没有他,她可能走不出那段低谷。

1978年,刘尚娴恢复演员身份,但机会有限,1979年她复出拍了《怒吼吧!黄河》,演何晓溪,那时候她快40岁了,角色多是中年类型,比如阿姨啥的。她没挑剔,认真对待每个戏份,后来又参演了《拳击手》《足迹》《茫茫大海情》等片子。80年代初,她觉得光演戏空间小,就转行当副导演,1982年参与《风雨下钟山》,帮着协调剧组。1983年又副导《媳妇们的心事》,学了不少东西。之后她独立执导了《苏三》1985年、《情留此山中》1990年,还有《中国刑警》系列啥的。作为导演,她亲力亲为,高强度工作也没抱怨,交出了不错成绩。这些年,沈国瑞一直在身边支持她,鼓励她学新技能,夫妻俩一起面对挑战。

现在2025年,刘尚娴已经83岁了,退休在家,和沈国瑞过着低调日子,儿子沈东事业有成,全家和睦。他们偶尔出去走走,品尝家常饭菜,享受晚年平静。回想她的一生,从上海小姑娘到银幕女兵,再到低谷挣扎,然后靠婚姻重生,转导演继续贡献,这路走得不容易。但也正因为这些起伏,她的人生更有深度。

很多人说她幸运嫁给沈国瑞,其实这不光是运气,更是两个人互相选择的结果。在那个时代,找个能患难与共的伴侣不容易,沈国瑞没因为压力退缩,刘尚娴也没自暴自弃,他们的婚姻告诉大家,真情是经得起时间的。她的故事接地气,就跟咱们普通人一样,遇到挫折时,有人拉一把,就能爬起来继续走。

她的故事没夸张成分,全是真实事儿,这点吸引人。沈国瑞作为丈夫,没抢镜,但作用大。两人携手走过风浪,现在安享晚年,这结局温暖。她的生平激励人,特别是女性,事业家庭两不误。总之,刘尚娴的一生,婚姻是亮点,但她自己努力也功不可没。这事儿想想就觉得暖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原创 演员刘尚娴:我这辈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嫁给了救赎自己的初恋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