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江娱乐网 浩江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先锋 »

原创 加人、加时、加量、加料,喜剧综艺迎来“持久战”新局面

深响原创 · 作者|吕玥

邱瑞在《脱口秀与Ta的朋友们2》舞台上的一番玩笑话,简直成了今年喜剧综艺战场的真实写照:“反正你不让我上,我就去别的节目。以前上节目得海选,今年上节目给奖金。”这一句调侃,精准地刻画了今年喜剧综艺的激烈竞争——脱口秀演员的议价权悄然上升,正是平台间明争暗斗的真实缩影。

在今年的暑期档,腾讯视频的《脱友2》与爱奇艺的《喜剧之王单口季2》这两档节目,再次展开了正面较量,仿佛事先商量好似的,延续了去年的热烈对决。而与去年首播时《喜单2》凭借新鲜感和付航的“Passion”梗迅速爆火不同,今年的这场对抗无论是口碑、热度,还是话题讨论,依然处于胶着状态。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场没有明显胜负的持久战。

在这种势均力敌的竞争中,我们不难发现,喜剧综艺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往,新鲜感常常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而如今,在选手实力日益提升、观众审美日渐成熟的环境下,段子内容的深度、共鸣度与创新性,已经成为节目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在这场持续的较量中,谁能最终笑傲群雄,便取决于他们如何深挖观众内心、打破旧有套路,给出真正有分量的笑点。

反其道而行——加量不加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两档喜剧综艺,不仅没有迎合“提质减量”的市场潮流,反而逆势而行,选择了加量不加价的方式。虽然整个剧集市场都在提倡“精简篇幅、提高质量”,但《脱友2》和《喜单2》却丝毫不含糊,在节目时长上大做文章。去年,观众们就曾调侃过喜剧综艺堆积如山的剧集量,今年这两档节目的“人海战术”更是让观众“吃不消”。

从《脱友2》的首期开始,节目的结构就充满野心。前四期被拆分成上下集,每集时长超过一小时,而第五期更是分成了三期播出。相较之下,《喜单2》也毫不示弱,首期就将内容分成四个大段,某些部分的时长甚至超过了两个小时,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喜剧马拉松。显然,两档节目并非单纯为了拉长时长而硬拼,而是依托庞大的演员阵容,来充实内容的深度与层次感。

今年,《喜单2》阵容多达48位演员,《脱友2》更是集结了59位选手。更为关键的是,两档节目都在不约而同地选择新人作为焦点,给了新鲜面孔更多展示的机会。例如,《喜单2》的开场就设定了一个“新晋大魔王”的争夺赛,而《脱友2》同样在开场时就将“新朋友”的加入作为亮点。老面孔王建国、杨笠等人退出舞台,庞博则转型为主持人,给新人们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这样的策略,既打破了“老梗疲劳”的局面,又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新鲜感。

这种推新人策略,不仅符合观众对新鲜感的需求,也成为了节目组和平台的高性价比战略。毕竟,选手基数庞大,也意味着“黑马”选手爆红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去年付航的“Passion”梗一夜爆红,那么今年,谁将是下一个引爆点呢?在这上百位演员中,或许下一个“付航”正等着被发掘。

深挖生活,笑点背后的社会观察

随着演员阵容的扩充,今年的节目内容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过去依赖生活琐事、网络热点来获取笑点不同,今年的脱口秀段子更为锋利,涉猎的话题也更加深刻。观众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调侃,而是通过演员们犀利的视角,聚焦于那些曾被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脱友2》中,演员们深入探讨了工作、性别、阶层、原生家庭、心理健康等敏感话题,直击痛点。例如,小奇通过模仿HR腔调,戏谑学历歧视现象;孙西则吐槽娱乐圈明星塌房后撰写声明的道德困境;小帕用自嘲和幽默谈及原生家庭的创伤,巧妙地将暴力话题转化为对社会问题的公开审判。

更重要的是,女性脱口秀演员的崛起,让这些敏感话题得到了更多关注。在《喜单2》中,女性选手们不再满足于谈论恋爱八卦或吐槽男朋友,而是把目光聚焦于现实生活中女性面对的种种困境。王越谈痛经经历,直接批评“生个孩子治痛经”的传统观点;嘻哈则通过讲述空乘工作中女性穿高跟鞋的安全隐患,揭露了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问题。更值得一提的是,房主任将自己30年的家暴与离婚经历转化为独具黑色幽默的表演,凭借真挚且富有冲击力的内容,瞬间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共鸣。

这种大胆探索敏感话题的行为,极大推动了脱口秀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深度的内容输出,节目不仅仅提供了笑声,更让观众对社会现象有了更多反思。

嘉宾角色的蜕变

在两档节目竞争激烈的背后,嘉宾席的角色设定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过去,嘉宾往往只是作为点评者或调剂气氛的存在,但今年的《脱友2》和《喜单2》显然赋予了他们更重要的任务。《脱友2》中的嘉宾,不仅是点评选手表现,还在内容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鲁豫的简洁点评总能直击要害,罗永浩则以“宏观视角”总结选手的表现,大张伟用幽默的方式调动气氛,起到了引导情绪的作用。而在《喜单2》中,庞博从选手转型主持,注重赛制衔接和时间管理,杨天真、郭麒麟和大鹏则通过情感共鸣来促进观众的情绪投入。

商业化寒冬中的破冰者

尽管2025年第一季度综艺市场的招商状况相对严峻,但《脱友2》和《喜单2》却成为了品牌商的“安全岛”。两档节目凭借着独特的内容优势,吸引了众多品牌的青睐,并成为他们广告投放的重要渠道。脱口秀节目的传播方式,能够精准地通过短视频进行裂变传播,极大提高了品牌曝光率。像去年《喜单2》中的“Passion”梗,就迅速走红网络,成为品牌推广的利器。

在如今的“综艺寒冬”中,这两档喜剧节目凭借扎实的内容和强大的话题引爆能力,依旧为品牌商提供了丰富的商业机会。

结语

通过《脱友2》和《喜单2》的激烈对决,我们不仅看到了喜剧综艺的新进化路径,也看到了脱口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广阔前景。它从简单的“笑一笑”转向更深刻的社会观察,敢于剖析现实中的痛点,并在笑声中引发思考。在这个情感和理性并重的时代,喜剧综艺正逐步成为观众心灵的“调味剂”,也在商业化寒冬中成功破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浩江娱乐网 » 原创 加人、加时、加量、加料,喜剧综艺迎来“持久战”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