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这首歌到底谁是原唱?
引起了一阵争议,关于张碧晨和汪苏泷谁是原唱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汪苏泷是这首歌的作者,张碧晨是首发版本。
汪苏泷表示是“双原唱”,张碧晨的粉丝却不买账。

事情到最后,汪苏泷永久收回了《年轮》的演唱权。
关于争论谁是原唱本没有意义,这些年,汪苏泷为其他歌手创作的歌曲不在少数,唱火的版本也很多
他只是在喜欢音乐,没有其他的。
其实他是实力派
同在那个非主流时代的三大巨头是许嵩、徐良、汪苏泷。
那时的网络音乐被认为不过是一些会唱歌的人随便写的低级口水歌,有些人甚至并不认同它是音乐。
汪苏泷,是地地道道科班出身的音乐人。

他1989年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学习古典音乐,大学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
在大学时期的他,将自己的音乐发到各大音乐平台,获得了很多个音乐排行榜的首位,因此渐渐走进大家的视线,成为了学校里的知名人物。
大家看到他时问他,你就是那个网络上的明星吗?
他谦虚一笑,摆摆手说,只是一个爱好唱歌的歌手而已,哪是什么明星。
当时的他,已经出版了个人的首张专辑《慢慢懂》。

大学时期的他在网络上活跃,作品也流传到了父母的耳朵里。
父母大多希望孩子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去过日子。
汪苏泷已经做好了被父母教训的准备,没想到却出奇的得到了父母的认可。
父母对他说,你也该去摸索自己的道路了。
这对他来说是多么大的动力。
有了父母的支持,在校园里能够谈情说爱的年纪,他就已经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了。
不负期望,他的专辑也受到了母校和音乐平台的认可,共同为他举办了发布会。

2010年他的第一张专辑《弗斯特》里有20首歌,词曲均是他一人包办,曲风涉及“R&B”“中国风”“HIP-POP”“RAP”等等,可以说,除了“生孩子”他什么都会。
五个月之后他再发专辑,又是12首的原创歌曲,让他直接从YYFC翻唱网站的小网红变身成为家喻户晓的原创新秀。
媒体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很高。
有媒体说,汪苏泷几乎填补了初高中生音乐的空白。
虾米音乐的主编评价汪苏泷:虽然80后对90后的音乐存在偏见,但科班出身的汪苏泷创作的歌曲主流,好听,是值得肯定的新生代创作人。
网易云音乐对他的评价也是极高,说汪苏泷改变了90后新人类的音乐价值观,也改变了主流乐坛的版图,改编了唱片行业的生产和消费的惯性思维。
由此可见汪苏泷的音乐实力不在任何流行歌手之下,可是这样有实力的他,却被时代“截了肢”。

将他遗忘在非主流的时代
一提起汪苏泷,紧跟着的词就是“非主流”,继而就是那个时候的90后。
留着非主流的发型,每天在网吧里登着QQ,相互之间用着自创的“火星文”,取着伤感的网名,写着矫情的个签,一副天下谁都不懂我的姿态,听着QQ里汪苏泷的歌曲,感觉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一样的人。
在一些人眼里,这些90后似乎被“非主流”带坏了。

当90后长大了,可能发现了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傻,于是有些人直接否定了那个时候的一切。
从此以后,不再换着伤感的个签,也不再听汪苏泷歌,似乎那是一种耻辱。
汪苏泷直接被埋在那个时代的大浪沙海里。
这对他,是不公平的。
都说汪苏泷的歌是非主流,是口水歌,可是大家现在张口就来的,也是某平台上火爆一时的歌曲,而那些歌曲,甚至有的抄袭了汪苏泷的词曲。
有时候就是这样,当喜欢的东西被大家肯定时,有人甚至不会去分别它的好坏,只要有人夸赞,就觉得那是好的;
相反,当大家都否定那个东西时,也有人跟着大家去一起否定它,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辨别能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年听着汪苏泷的歌长大的小朋友们,在长大之后选择遗忘他,于是汪苏泷,就被遗忘在非主流的那个时代里。
摆脱不掉“标签”的诅咒
那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互联网发展,网络歌曲冲击了传统的音乐市场,使得汪苏泷这样的歌手凭借自己的才华就能走红;
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是第一批网络音乐人,汪苏泷也被打上“网络歌手”的标签近10年,因此错过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时间。

标签让他们辉煌,也让他们沉没。
但是“处女座”的汪苏泷总是执拗的,对自己的音乐梦想也是没有一点点放弃,一直在摸索自己的契机,在此期间他也为各大电视剧创作歌曲。
在吐槽大会上,汪苏泷亮相调侃自己:我出门的时候,只要经过台球厅、小卖部理发店,凡是人均消费超不过20块钱的地方,都能听见我的歌。

人们没有发现他的惊才绝艳,只是又回想起来那些年代他的代表作和那些小学生们喜欢传唱的歌曲。
那首《小星星》人们也是耳熟能详,于是,汪苏泷便又成了“小学生心目中的周杰伦”。
标签魔咒似乎一直跟着他,怎么也无法打破,他却从来不服命运的安排,一首《不服》想要打破人们的框架。
就像歌词中那样,何处才是归途,容我一身傲骨。
想要得到主流音乐世界的认可,但是那个世界好像一直把他们拒之门外。
音乐之路的翻身战
最近几年的综艺上,越来越多看到汪苏泷的身影,《吐槽大会》《火星情报局》《王牌对王牌》……有人这时又开始批评他,不好好的做音乐,来综艺节目凑什么热闹。
汪苏泷苦笑着说,做音乐不赚钱又很烧钱,所以只能靠综艺来赚点钱养音乐。
表面上看起来云淡风起的他,背后还不知道承受着多少的心酸和无奈。

解释总是苍白无力的,汪苏泷2017年参加蒙面唱将,一首惊艳的《追光者》被剪的不到30秒,他的片段最后也被延迟播出,可以说在节目中仅仅充当了炮灰。
在录制那期节目的时候,他还在重感冒发着高烧,坚持带病录制完节目,只为在节目的最后,说出那段不知积压多少年的心声:
希望戴上面具,大家可以忽略他之前的出身和标签,如节目组给他起的名字“俺们屯儿的音乐大匠”,可以把他看成一个爱好音乐的匠人。
等到正式播出时,却仅仅剩下被剪辑的不完整的心声,自己所有的感情,只是化作了大家看节目时的一段小插曲和背景音乐。
面对这样的结果,他告诉自己,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他对自己的要求从来不是小有成就,而是带着音乐人的那种铮铮傲骨。
2016年在他的一个随笔集中写道:“我是做音乐的,我对我的专辑要求很高,如果流行音乐是个金字塔,我觉得我的专辑是应该要放在塔尖承受风雨的。”

后来,《我们的歌》这个节目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汪苏泷。
他的才华让人不可忽视,为自己应有的“尊重”,他打了十年之久的翻身仗。
之后的《天赐的声音》《声生不息》《歌手》等等,都在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汪苏泷的实力。

都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之后热爱生活。
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汪苏泷了,他顶着音乐的梦想,就算前方的道路坎坷,也一定怀着一颗不服输不服老的心一直走下去。
他的“童颜”估计也源于他内心的年轻,一个人如果心态是老的,那他的面相一定暮气沉沉;只有年轻的心态,才会有不老的容颜,和不会逝去的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