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卫视的节目《奔跑吧》因一幕惊险的画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在一场撕名牌的游戏环节中,周深被嘉宾郭艾伦抓住衣领猛地拖行,整整11秒钟。眼看着郭艾伦身高足有1.92米,而周深仅有1.61米,他几乎成了“人肉沙包”,被粗暴拖拽。拖行过程中,周深虽然奋力挣扎,却无法逃脱这种突如其来的暴力。更让人心寒的是,节目组并未及时制止这种危险行为,反而事后用特效掩盖了周深身上的伤痕,将这场暴力场景包装成了“节目效果”。

画面中,周深的脖部被衣物勒出了深深的红痕,耳朵也肿胀充血,面部和膝盖的擦伤则鲜血淋漓。可让人更加愤怒的是,当郭艾伦摘下眼罩,轻描淡写地说出一句“我怕给你弄疼了”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已经远远超出了“疼”的范畴,简直是在拿周深的安全开玩笑。

而这并非蓝台首次因为追求流量而忽视嘉宾的安全。在节目播出后,网友们纷纷表示愤慨,批评节目组漠视安全、不负责任,甚至质疑郭艾伦事后未公开道歉的态度。导演姚泽添在事件爆发后迅速清空微博,并将个人资料改为“等待注销中”,这种举动更是让人怀疑他是否感到内疚,甚至急于“跑路”。然而,最令人失望的还是蓝台本身,它没有就此事发表任何正式回应,任由事情发酵。

更糟糕的是,一些恶意的言论甚至将责任推到周深身上,质疑他“玩不起”,更有网友怀疑节目组为了吸引话题,故意找人黑周深。这种反向推卸责任的态度,简直让人心寒。作为受害者,周深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伤痛,还要面对公众舆论的压力,在别人质疑他无法承受游戏的强度时,他反而不得不承担起平息舆论的责任。节目组无视嘉宾的伤痛,继续淡漠其责任,显得尤为冷酷。

遗憾的是,周深的遭遇并非孤例。回顾过去,浙江卫视的节目安全事故频发,明星受伤的事件层出不穷。最早的重大事故发生在2013年,当时《跳水》节目中,释小龙的随行助理在训练过程中不幸溺水身亡。尽管这一悲剧已经敲响了安全警钟,但蓝台依旧未能从中吸取教训。接下来的几年来,无论是赵丽颖的落水事件,李晨的多次受伤,还是张杰和吴莫愁在节目中的突发疾病,蓝台似乎一直未能认真对待节目的安全性。

然而,最为惨痛的事件莫过于2019年高以翔在录制《追我吧》时不幸猝死的悲剧。高以翔因节目组强度过大,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未得到及时救治,最终在录制中倒地不醒。虽然事后浙江卫视公开道歉并停播了节目,但这并未真正改变节目制作方对艺人安全的忽视。此后,虽然《奔跑吧》以及其他节目都声称进行了安全测试并配备了专业医疗团队,但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如今,随着节目形式的愈加极限化,艺人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愈发严峻。为了追求“极限挑战”,节目组不断设立高风险环节,放大明星在极限状态下的恐惧与崩溃,似乎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吸引更多观众。然而,这种对安全的忽视和对艺人健康的漠视,早已让真人秀节目走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

特别是近年来,蒙眼、体型悬殊、不设保护措施等高风险环节层出不穷,节目组似乎更加热衷于通过这些方式来制造话题与轰动。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节目组在事后竟然通过修图和特效将暴力行为包装成娱乐效果,甚至将受伤的艺人当作笑料来消费,给观众传递出“伤痛即荣耀”的畸形价值观。

与之对比,其他国家的综艺节目早已在艺人安全方面做出了严格保障。例如,韩国的《Running Man》设有专门的安全裁判,能够在危险环节及时制止,确保艺人安全。而日本的综艺节目则为艺人投保高额金额,保障他们在节目录制中的人身安全。然而,在国内,类似高以翔这样的悲剧依然屡屡发生,艺人的生命安全似乎只是节目收视率面前的一个数字。

现在,《奔跑吧》这种高强度的真人秀节目,已经到了必须刹车的时候。为了流量、为了刺激,节目组不能再继续无视艺人安全,更不能把艺人当作无底线的工具。在追求节目效果的同时,安全红线不能再被跨越。否则,未来的每一次录制,都可能成为一场危及生命的赌博。
